-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寺庙风景图,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将自己置身于画中,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首句“向来看寺原如画”,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美景的赞叹,仿佛寺庙本身就是一幅精美的画卷。接着,“此际分明画里人”一句,巧妙地将诗人自己融入这幅画中,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
“欲问陌头凝望者,果真谁是主和宾?”这两句诗则引人深思。诗人似乎在询问那些在路旁凝视寺庙的人们,究竟是谁是这里的主人,又是谁是客人?这一问,不仅揭示了寺庙作为公共空间的特性,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美丽景色时,内心深处对于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六月晨亦热,卑居多烦昏。
五马游西城,几杖随朱轮。
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
凫鹥满中流,有酒复盈尊。
山东地无山,平视大海垠。
高风凉气来,灏景沈清源。
青衿俨坐傍,礼容益敦敦。
愿为颜氏徒,歌咏夫子门。
立春日游苑迎春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
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
綵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誇。
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
西上登雀台,东下望云阙。
层阁肃天居,驰道直如发。
绣甍结飞霞,璇题纳行月。
筑山拟蓬壶,穿池类溟渤。
选色遍齐代,徵声匝邛越。
陈钟陪夕燕,笙歌待明发。
年貌不可还,身意会盈歇。
蚁壤漏山阿,丝泪毁金骨。
器恶含满欹,物忌厚生没。
智哉众多士,服理辨昭昧。
代别鹤操
双鹤俱起时,徘徊沧海间。
长弄若天汉,轻躯似云悬。
幽客时结侣,提携游三山。
青缴凌瑶台,丹罗笼紫烟。
海上悲风急,三山多云雾。
散乱一相失,惊孤不得住。
缅然日月驰,远矣绝音仪。
有愿而不遂,无怨以生离。
鹿鸣在深草,蝉鸣隐高枝。
心自有所存,旁人那得知。
答张齐兴诗
荆山嵷百里,汉广流无极。
北驰星斗正,南望朝云色。
川隰同幽快,冠冕异今昔。
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
谁知京洛念,仿佛昆山侧。
向夕登城濠,潜池隐复直。
地迥闻遥蝉,天长望归翼。
清文忽景丽,思泉纷宝饰。
勿言修路阻,勉子康衢力。
曾厓寂且寥,归轸逝言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