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夕凉:傍晚的凉爽。
恰恰好:正合适。
溪行:在溪边散步。
暮色:黄昏时刻。
催人:催促人们。
急生:赶紧加快。
半路:途中。
蛙声:青蛙的叫声。
迎步止:伴随着步伐停下来。
一荧:一点。
松火:松树燃烧的火光。
隔篱明:隔着篱笆显得明亮。
- 翻译
- 傍晚的凉意正适宜漫步溪边
昏暗的天色催促着人们加快脚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行走于溪边的景象。"夕凉恰恰好溪行"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在微凉的黄昏时分漫步于溪流之畔的惬意情境。"暮色催人底急生"则表达了日落时分光影变化迅速,自然界的景色也随之迅速改变,使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紧迫的情绪。
接下来的两句"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则是对这份急遽中带有一丝静谧与温馨的刻画。蛙声在夏夜里常见,诗人途中听到蛙鸣,便停下脚步细细聆听,这种情景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而"一荧松火隔篱明"则可能是指路边的篱笆旁有松树,夕阳余晖透过松针照在篱笆上,形成一种温暖而又柔和的光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夏日傍晚时分独特情感的体验。同时,这种对微小事物的关注与欣赏,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好片刻的珍视与享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