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叠 嶂 楼 宋 /田 锡 郡 在 江 湖 烟 树 间 ,谢 公 遗 踵 好 跻 攀 。诗 中 胜 景 堪 吟 啸 ,池 上 清 风 足 往 还 。疑 思 但 怜 云 映 水 ,回 头 不 觉 日 衔 山 。登 临 屡 起 归 欤 兴 ,看 是 槐 花 满 故 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故关(gù guān)的意思:指古代边防关隘,也泛指已经过去的事情或旧时的交情。
湖烟(hú yān)的意思:湖泊上升的水汽,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槐花(huái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如槐花一样,转瞬即逝。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上清(shàng qīng)的意思:指清澈明亮,没有杂质的状态或场所。
胜景(shè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壮观的景色或胜地。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谢公(xiè gō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惠心怀感激,表示感谢之情。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疑思(yí sī)的意思:
疑惑思考。《水浒传》第二回:“却説 王都尉 当日晚不见 高俅 回来,正疑思间,只见次日门子报道:‘九大王差人来传令旨,请太尉到宫中赴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绿衣女》:“因念深山何处得女子?方疑思间,女已推扉笑入曰:‘勤读哉!’”
犹凝思。疑,通“ 凝 ”。 唐 无名氏 《郑德璘》:“女不工刀札,又耻无所报,遂以钩丝而投夜来邻舟女所题红牋者。 德璘 谓女所製,疑思颇悦,喜畅可知。”吟啸(yín xiào)的意思:高声吟唱或大声呼喊。
- 注释
- 郡:行政区划名,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单位。
江湖:泛指江河湖泊,也可指人间世事。
烟树:雾气笼罩的树木,形容景色朦胧。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以其足迹广为人知。
遗踵:遗留的踪迹或遗迹。
好跻攀:喜欢攀登,引申为向往。
胜景:优美的景色。
吟啸:吟咏和长啸,表达情感。
池上:池塘边。
清风:凉爽的风。
足往还:足够使人往返。
疑思:遐想,出神的思考。
怜:喜爱,欣赏。
云映水:云彩倒映在水中。
日衔山:太阳快要落山,像被山峰托住。
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
归欤兴:归乡的念头。
槐花:一种落叶乔木,春天开花,白色或淡黄色。
故关:故乡的关隘,代指家乡。
- 翻译
- 郡城坐落在湖光山色之中,谢公遗迹让人向往攀登。
这里的美景适合吟诗啸歌,池边清风足够让人往返流连。
思绪飘忽只爱云影倒映水面,回望时太阳已近山巅。
每次登高总会兴起归乡之情,眼前似乎已是槐花盛开的老家关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江湖景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寄托的情怀。开篇“郡在江湖烟树间”即为画面设定了一种淡远之感,接着“谢公遗踵好跻攀”则透露出诗人对古人遗迹的向往和探寻。
中间两句“诗中胜景堪吟啸,池上清风足往还”,通过诗意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寄托,以及在这种环境中的自得其乐。这里的“诗中胜景”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景致的完美融合。
接下来的两句“疑思但怜云映水,回头不觉日衔山”,则表现出一种淡漠的心态和对时间流逝的无感。诗人似乎沉浸于自己的思考之中,对外界的变化已经不再那么在意。
末尾两句“登临屡起归欤兴, 看是槐花满故关”,则描绘了一种频繁往返于楼阁之间的情景,以及对故土之情的深沉表达。这里的“槐花”成为诗人怀旧之情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活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友人远游吴楚歌
我尝欲入五云中,身骑丹凤乘黄龙,上天下地景无穷。
西天谒佛祖,东海拜仙公。
脱离尘世览长空,约随去问先天翁。
谁知此身无仙骨,居焉仍在一亩宫。
而今君向吴楚去,正是世界纷华处。
江山第一放眼开,人间何物可着虑,归来共话无穷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