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怀都下之游五首·其二》
《元夕怀都下之游五首·其二》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龙岫层城御沟香车宝勒夜深游。

花坊竞买千金带绮陌皆悬五色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勒(bǎo lè)的意思:形容珍宝被束缚或困住。

层城(céng chéng)的意思:形容城墙高耸、层次分明。

金带(jīn dài)的意思:指金色的腰带,比喻高官厚禄或身份显赫。

龙岫(lóng xiù)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像龙脊一样高耸。

绮陌(qǐ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绚丽,如画如诗。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香车(xiāng chē)的意思:指华丽豪华的车辆,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富贵。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御沟(yù gōu)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在出行时,由官员和士兵护卫,以及清理道路,确保畅通无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元夕怀都下之游五首(其二)》描绘了一幅京城元宵节夜晚繁华热闹的景象。首句“龙岫层城接御沟”暗示了皇城的壮丽与地理位置,龙岫(传说中的仙人居所)与皇城相连,御沟则象征着皇家的气派。次句“香车宝勒夜深游”描绘了贵族和富人乘坐华丽的车辆,在深夜里尽情游赏的情景。

“花坊竞买千金带”进一步展现了元宵节的奢华氛围,人们在花坊中竞相购买价值千金的精美腰带,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富裕和节日的欢庆气氛。最后一句“绮陌皆悬五色毬”描绘了街道两旁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球饰,增添了节日的色彩和动感,整个画面生动活泼,富有浓厚的民俗气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都城元宵节的盛况,以及人们在节日中的欢乐和奢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奉饯学舟老先生之武陵

疾风吹云云不裂,南纪酣酣三日雪。

辰阳冷掾故不冷,破帽棕鞋来作别。

先生自是我辈人,锦袍丹绂曾青春。

黄金筑台不肯上,水晶宫中一角麟。

一朝忽著儒冠起,泛宅浮家五千里。

系船花岸茹蒸霞,为展皋比说诗礼。

宣尼未始三年淹,我亦鸣榔下湘水。

萧云曹志上所知,铨量当遣教五溪。

先生行止无不可,瓜期况尔来迟迟。

问君此行何所之,武陵思我还当归。

是间少长致足乐,采花食实薪桃枝。

落日天低洞庭野,木叶萧萧风上下。

留君小住君掉头,前有十浆先馈者。

苍苍烟水解迷人,莫倚川原物色新。

汉家会有蒲轮使,珍重修程稳致身。

(0)

呈王内翰

霜落云枯秋尽时,翰林遗得桂林枝。

春风久已归桃李,劫火从渠照虎貔。

白发操戈浮世在,赤心倾盖几人知。

壶中有酒无天地,醉后休歌贝锦诗。

(0)

山行见马耳峰

近山豪士少羁检,酒浇不下胸崔嵬。

远山静女亦閒雅,尚恨少有伤春怀。

乱山米聚争拱揖,武卒侍婢皆凡材。

天知老眼不受尘,路转忽睹双峰开。

双峰何年耸双耳,叱之不动烦风雷。

今朝向我效神骏,翠色欲逐神鞭来。

浮世浮名酒一杯,我欲驾此观蓬莱。

只愁日暮三山上,黄尘回首令人哀。

(0)

甲辰三月旦日以后杂诗二首·其二

密雾轻尘细洒匀,绿云红雪一番新。

风光烂熳供欢席,酒味清醇似主人。

落落湖山如有喜,欣欣鱼鸟亦相亲。

新诗写入奚奴锦,从此他乡不算春。

(0)

虎害

北山虎有穴,南山虎为群。

目光如电声如雷,倚荡起伏山之垠。

百人一饱不留骨,败衣坠絮徒纷纷。

空谷绝樵声,长路无行尘。

呀呀垂涎口,眈眈阚城闉。

天地岂不仁,社公岂不神。

哀哀太山妇,叫断秋空云。

可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

世上无复裴将军,北平太守今何人?

(0)

迎春花

宣春小阁侍更衣,生物趋功入细微。

愁里弄妆慵不觉,东风先与约黄归。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