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成功(chéng gōng)的意思: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
大树(dà shù)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崇高、影响深远的人物或事物。
国谋(guó móu)的意思:指国家的政治策略和谋略。
鸿门(hóng mén)的意思:指陷害别人,暗中设下圈套,使其无法自拔。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龙泉(lóng quán)的意思:指非常珍贵的泉水或泉眼。
马台(mǎ tái)的意思:指马蹄踏脚,比喻人才出众,有特殊的才能。
人杰(rén jié)的意思:人才出众,杰出的人物。
时休(shí xiū)的意思:指适时休息或停止工作,以保持身心健康。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戏马(xì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被人任意摆弄、戏弄,失去自主权。
匣龙(xiá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匣子中的龙,比喻隐藏着巨大的力量或才华。
须留(xū liú)的意思:必须停留或留下
遗恨(yí hèn)的意思:指因为遗憾而产生的怨恨、不满或愤怒之情。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玉斗(yù dǒu)的意思:比喻人们争斗、竞争得很激烈。
与国(yǔ guó)的意思:与国意味着与国家有关或与国家的事务有关。
争鹿(zhēng lù)的意思:指争夺权力或地位。比喻争斗、争夺。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戏马台(xì mǎ tái)的意思:指虚构的、不真实的事物或场景。
- 翻译
- 汉代楚地,不知何人策划国策,中原争夺霸权何时能停歇。
最终的胜利属于三位杰出人物,但遗憾的是只留下一座土丘作为纪念。
珍贵的宝剑龙泉重见天日,鸿门宴上的玉斗无需再保留。
我在江边系船感叹英雄事迹,戏马台前的老树见证了秋意浓重。
- 注释
- 汉楚:指汉朝和楚国,这里泛指历史上的争霸势力。
中原:古代中国中部地区,常用来象征天下中心或政治权力的核心。
争鹿:比喻争夺权力或地位,源于古代传说中群雄逐鹿的故事。
遗恨:遗留的遗憾或未了的心愿。
宝匣:珍贵的盒子,通常用来装宝物。
龙泉:古代名剑,此处可能象征着英雄的武器或权力象征。
鸿门玉斗:典故,指鸿门宴上项羽本欲杀刘邦的玉杯,此处可能暗示历史事件的转折点。
繫舟:系船,停下船只,此处可能象征诗人的情感停驻或历史的回顾。
戏马台:古地名,在今江苏徐州,曾是项羽阅兵之处,此处寓指历史遗迹。
大树秋:老树在秋天,象征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亚父冢》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楚汉争霸时期智谋人物范增命运的感慨。首句“汉楚知谁与国谋”暗示了范增在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关键角色,他是楚汉相争的重要谋士。次句“中原争鹿几时休”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群雄逐鹿、战乱不断的局面。
“成功竟属三人杰”点出项羽、刘邦和范增这三位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然而范增并未如愿看到楚胜汉败的结果。“遗恨空馀一土丘”则表达了对范增未能实现抱负,最终只留下一座荒冢的遗憾。
“宝匣龙泉还见发,鸿门玉斗不须留”两句,通过“宝匣龙泉”和“鸿门玉斗”的典故,回顾了范增在鸿门宴中的智谋和悲剧,暗示了他的才华未被充分利用。
最后,“繫舟叹息英雄事,戏马台前大树秋”以景结情,诗人站在戏马台前,看着秋风吹过大树,不禁为英雄往事而感伤,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英雄命运的深深感叹。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崇礼学校二十周纪念索句成七古一章却寄
柯家学校号崇礼,成绩斐然良可喜。
屈指星霜二十周,飞函速客和会启。
忆昔清室图自强,变法先从育才起。
诏下郡县急兴学,斯校乘时遂经始。
松公首倡询谋同,群彦翩翩同董理。
慎选师资广陶铸,兰桂森森尽桃李。
共和肇造学制更,灌输欧化厚根柢。
潮属高小推先河,绛县疑年谁敢齿。
满目琳琅设备新,到此如入五都市。
老我筋力已颓唐,返辔王阳空仰企。
若教杖策随后尘,应共韶乐叹观止。
却作巴渝当贺笺,留备他年修校史。
五日山中
东邻拔蒲根,南邻烧艾叶。
艾叶出青烟,蒲根香胜雪。
乾坤生燐火,阴碧期月光。
烟随艾叶散,进此菖蒲觞。
蒲觞益齿发,齿白发如漆。
馀饮不尽器,置之五七日。
五日化为丹,七日化为碧。
一服一千年,令人生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