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冬夜》
《菩萨蛮.冬夜》全文
清 / 庄盘珠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梅枝正压垂垂雪。梅梢又上娟娟月。雪月梅花

都来一家。也知人世暂。有聚翻成散。

月落雪消时。梅花剩几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垂垂(chuí chuí)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逝或年龄的增长。

都来(dōu lái)的意思:指人群或物品聚集在一起,形容非常热闹或拥挤。

娟娟(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梅梢(méi shāo)的意思:梅树的顶端,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境界。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雪月(xuě yuè)的意思:雪月是一个由雪和月组成的词语,表示冷和美丽。它常用来形容冷酷美丽的女子、寒冷的气候或冷漠的心情。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作一(zuò yī)的意思:指做某种事情或从事某种职业,全力以赴,不分昼夜地努力。

鉴赏

这首《菩萨蛮·冬夜》由清代诗人庄盘珠所作,描绘了冬夜中梅花、月光和积雪交织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洁的意境。

首句“梅枝正压垂垂雪”,以“垂垂雪”描绘了雪花轻柔地覆盖在梅枝上的景象,既表现了冬日的寒冷,又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仿佛能听到雪花轻轻飘落的声音。接着,“梅梢又上娟娟月”一句,将月光洒在梅梢之上,月色与梅花相互映衬,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冬夜的宁静与祥和。

“雪月与梅花,都来作一家”这两句,巧妙地将雪、月、梅三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寓意着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共存。

“也知人世暂,有聚翻成散”则从人世的角度出发,感叹人生聚散无常,即便是美好的相聚,最终也会像冬夜中的雪月与梅花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这种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哲理性。

最后,“月落雪消时,梅花剩几枝”以月落雪消作为时间的推移,预示着美好时光的流逝,而“梅花剩几枝”则象征着即使在严冬过后,仍有一丝生机与希望的存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作者介绍

庄盘珠
朝代:清

庄盘珠,字莲佩,阳湖人。举人吴轼室。有《紫薇轩集》。
猜你喜欢

如梦令·其一饮妇人酒

摘索衣裳宫样。生得脸儿福相。

容止忒精神,一似观音形像。归向。归向。

见者擎拳合掌。

(0)

白苎.次韵真书记梅花

腊天寒,晓风劲,幽香频吐。

精神绰约,谁羡姑射居处。江南探春独步。恨无侣。

微语。又谁管、雪势霜威埋妒。

且图少陵东阁作诗苦。拟烦玉纤轻拗、宁相许。

惜取。

栏干遍倚,月淡黄昏,水边清浅,不放红尘染污。

似名画手丹青,罢施缃素。

不随艳卉,强媚韶光一瞬,飘荡无据。

只恐金门,宝鼎方调,时时来觑。

便把枝头,豆颗朝天去。

(0)

通守黄子说解印造朝之日江梅辄花天其或者以相行色耶取风人托物之义赋诗饯别致缱绻意

鹓甃霜明欺晓色,一笑巡檐梅摘索。

犯寒小队出郊坰,攀折南枝饯行客。

此客端的梅样清,秋水为神月为魄。

瑶葩粲日耿林园,玉树凌空挺标格。

悬知仙种出闽峤,分得幽姿来楚泽。

蘼芜蘅芷逊孤芳,万绿千红俱避席。

共惟别驾东閤郎,战退膏粱凛冰檗。

流传好语到前村,是谁不道君清白。

手调金鼎升庙廊,稳继大门名烜赫。

朅来得此岁寒友,气味深长殊莫逆。

相期嚼蕊吐瑰词,更拟浮香醉琼液。

天飙吹起朝玉皇,香案前头颜咫尺。

回班烂熳赏西湖,不妨频著孤山屐。

明朝风月半凄凉,老我沧浪尚萍迹。

满城稚耋重相思,江路攀辕累千百。

归骢蹋雪度关山,有句先春寄来驿。

(0)

和翟主簿

太史骚坛峙豫章,诗豪角立壮颜行。

遗风凛凛清人骨,飞露娟娟洒我裳。

五字顾惭非应物,一灯今幸属仇香。

玉堂蚤晚须椽笔,快写平生锦绣肠。

(0)

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其二

子公书问走舆台,公独山林挽不回。

人道旬瑜须径去,谁知李泌却重来。

传芳谢砌芝兰粲,在处膺门桃李开。

无愧可攻心事好,底教生死不荣哀。

(0)

野塘秋鹭

玉立秋塘一振衣,竦肩莫是为寻诗。

近来绝少元和样,岛瘦郊寒渠得之。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