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承旨王端明》
《次韵答承旨王端明》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禁扃清切拟仙都,多病年年绝塞居。

四海风雷归旧笔,二垂霜霰吾庐

道同今古犹相照,事役鳞鸿不计疏。

莫谓安恬留滞是非终有史臣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恬(ān tián)的意思:安静平和,心情舒畅。

不计(bù jì)的意思:不考虑;不计较

二垂(èr chuí)的意思:指人的两个耳垂,也比喻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禁扃(jìn jiōng)的意思:禁止关闭门扇,比喻不让人进入或不让事情公开。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鳞鸿(lín hóng)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密集如鳞片和雁群。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事役(shì yì)的意思:指公务繁忙,事务繁重,忙于公务。

史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历史上有才能有功绩的臣子。

霜霰(shuāng xià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也比喻严寒的环境或气氛。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仙都(xiān dōu)的意思: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美丽幽静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次韵答承旨王端明》。诗人以“禁扃清切拟仙都”开篇,将皇宫比作仙境,表达了对皇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多病年年绝塞居”一句,透露出诗人常年在边疆生活,饱受疾病困扰的无奈与辛酸。

“四海风雷归旧笔”,诗人以“旧笔”比喻自己的文才,暗示自己虽身处边塞,但心系天下,笔耕不辍,将四海风云尽收笔端。“二垂霜霰乃吾庐”,则描绘了边塞冬日的景象,霜雪覆盖,寒气逼人,以此来象征生活的艰苦与环境的恶劣。

“道同今古犹相照”,诗人强调了道义的永恒性,无论古今,道义之光都能照亮人心。“事役鳞鸿不计疏”,表达了诗人对忙碌事务的淡然态度,即使事务繁杂,也不以为意,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最后,“莫谓安恬道留滞,是非终有史臣书”,诗人告诫世人,不要因为表面的安逸而忽视了道义的重要性,历史终会公正地评判一切是非。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水龙吟·其二庚寅寄远

老来惯与春相识,长记伤春如故。

去年今日,旧愁新恨,送将风絮。

粉泪羞红,黛眉颦翠,推愁不去。

任琐窗深闭,屏山半掩,还别有、愁来路。

回首画桥烟水,念故人、匆匆何处。

客情怀远,云迷北树,草连南浦。

离合悲欢,去留迟速,问春无语。

笑刘郎,不道无桃可种,苦留春住。

(0)

暮春感事

春至又春暮,闲心成古心。

花光随雨薄,草色共烟深。

粉蝶稀狂影,黄鹂送好音。

馀芳留不得,还共夕阳沉。

(0)

闺情二绝·其二

蕙帐金炉冷篆烟,故山春草几芊芊。

只今唯有潇湘月,万里相随照不眠。

(0)

伯坚惠新茶绿橘香味郁然便如一到江湖之上戏作小诗二首·其一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

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0)

菩萨蛮·其七秋

绿窗斜动摇风竹。竹风摇动斜窗绿。虚幌夕凉初。

初凉夕幌虚。曲眉愁翠蹙。蹙翠愁眉曲。

无雁寄书来。来书寄雁无。

(0)

帅潭日劝驾诗

十载湘江守,重来白发垂。

初无下车教,再赋食苹诗。

天阔抟鹏翼,春融长桂枝。

功名傥来事,大节要坚持。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