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记(bǐ jì)的意思:记录重要事物的文字记录或记录的内容。
步虚(bù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虚浮不实际。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彩笔(cǎi bǐ)的意思:指文笔华丽、多彩多姿。
层城(céng chéng)的意思:形容城墙高耸、层次分明。
词赋(cí fù)的意思:指用优美的辞章写诗或作文。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石马(shí mǎ)的意思:指假装成真实的样子,表面上看似如实,实际却虚假。
祠坛(cí tán)的意思:指祭祀祖先的场所或设施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谡谡(sù sù)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温和、谦虚有礼。
天鸡(tiān jī)的意思:指天空中的鸡鸣声,形容时辰的早晨。
仙掌(xiān zhǎng)的意思:指人的手掌纤细娇美,如仙人之手。
雄擅(xióng shàn)的意思:指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技能上非常突出和出色。
虚声(xū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行动或作为的声音,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琬的《华岳二首(其二)》中的一句,描绘了登山时的景象和感受。"松风谡谡步虚声",以松涛声比喻清风拂过松林,营造出空灵的氛围,仿佛步入仙境。"杖策高寻卫叔卿",诗人手持竹杖,仰慕古代仙人卫叔卿,表达了对高洁之士的向往。
"星近祠坛光欲堕,月临仙掌夜偏明",通过星辰靠近祠坛、月光照亮仙人掌的细节,展现出夜晚登山的神秘与宁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虔诚与探索精神。
"扶桑万里天鸡曙,箭括三更石马鸣",运用神话传说中的“扶桑”和“石马”,描绘出东方破晓的壮丽景象,以及夜晚深沉而富有节奏的自然之声。
最后两句"谁信扬雄擅词赋,不将彩笔记层城",诗人借古人的才情——西汉辞赋家扬雄,表达自己虽有才华但并未用华丽辞藻来描绘华岳的壮丽,而是以朴素的语言记录下内心的感受,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句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诗人登山的体验,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