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寐》
《不寐》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不寐曙光发,荒鸡寂寥

怀中名刺灭,镜里客颜消。

夜雨由拳树,晨霜陆䞇桥。

连床诸弟共被话寒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共被(gòng bèi)的意思:共同承受困苦或遭遇不幸

荒鸡(huāng jī)的意思:指鸡飞走了,形容事物荒废或人离开了。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连床(lián chuáng)的意思:指夫妻共同睡在一张床上,形容夫妻感情深厚、恩爱和睦。

曙光(shǔ guā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第一缕阳光,也比喻事物发生变化的前兆。

诸弟(zhū dì)的意思:指兄弟们,表示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

鉴赏

此诗《不寐》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难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外界环境的交融。

首句“不寐曙光发”,开篇即点出诗人彻夜未眠的状态,曙光初现,暗示时间的更迭,也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却未能唤醒诗人的沉思。次句“荒鸡破寂寥”,以荒野中的鸡鸣打破夜晚的寂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鸡鸣声在空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增加了诗境的凄凉感。

接着,“怀中名刺灭,镜里客颜消”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名刺,即名片,此处可能象征着社会身份或过往的经历;“灭”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一种遗忘或放下。而“镜里客颜消”,则通过镜子映照出的面容变化,暗示了诗人因长时间的思考和忧虑而产生的身心疲惫,镜中的容颜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和内心的沧桑。

后两句“夜雨由拳树,晨霜陆䞇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夜雨滋润着树木,晨霜覆盖着桥梁,这些自然景观既为诗境增添了生动的背景,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这样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连床赖诸弟,共被话寒宵”一句,揭示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方式——与兄弟们共处一室,分享彼此的故事和心事,共同度过寒冷的夜晚。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亲情的温暖,也反映了在孤独与困境中,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不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夜难眠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孤独中寻求情感寄托的过程,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岛居八首·其四

山中仍逐鹿,却喜小雄雌。

蜑户供新错,蜃楼献秘嬉。

凿坏聊偃蹇,拜石故支离。

试问门前雀,何如翟尉时?

(0)

寄怀徐闇公二首·其二

黄鹄翔汉表,厉气何峥嵘!

朝餐方壶实,暮掇圆峤英;

网罗不得挂,稻粱安所馨?

俯视沧溟流,骄语鹍与鹏;

万里毋乃隘,千仞奚足惊!

岂意弥天罝,碍尔莫长征。

明时重羽仪,云路讵冥冥!

(0)

赋赠东山子祷雨端阳有应三首·其二

霹雳车中咒孽龙,炎灵直欲捲靊霳;

马鬃一滴浓云黑,失却榴花一树红。

(0)

端阳客鹭门

偶逢南海菖蒲节,转忆西山薇蕨生。

风俗不殊乡国异,年华一去梦魂惊。

何须系缕为长命,安得悬符尽辟兵!

客况凄其聊对酒,莫辜好景是朱明!

(0)

送万美功还越,时其弟静斋将赴行在

今弟将南迈,元方又北征;

炎荒万里节,越绝一归旌。

欲聚非麋鹿,难分是鹡鸰。

祗应山鬼语,但见送人行。

(0)

明志书院勖诸生

多年解组寄浮沤,文字因缘一席留。

聊借毫端评月旦,敢誇皮里有春秋。

赋成五色虽迷目,笔埽千军始出头。

我倘识途惭老马,年年栈豆欲何求。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