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郢守乔民瞻寄襄阳雪中三绝因追述前过石城杯酒登临之胜为和·其二》
《郢守乔民瞻寄襄阳雪中三绝因追述前过石城杯酒登临之胜为和·其二》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黯然(à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没有希望。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荆门(jīng mén)的意思:指被监禁在荆门之地,无法自由行动。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危亭(wēi tíng)的意思:指危险的局势或危急的境地。

相忆(xiāng yì)的意思:相互怀念、相互思念

一川(yī chuān)的意思:一条江河。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追游(zhuī yóu)的意思:追求快乐和享受

注释
江上:江面上。
危亭:高高的亭子。
思黯然:心情抑郁。
追游:回忆过去的游玩。
陈迹:过去的经历或遗迹。
欲经年:将近一年。
别来:自从分别以来。
西望:向西遥望。
应相忆:想必会想起。
郢树:郢都的树木,代指郢都。
荆门:荆门关,地名。
共一川:同处在一条江边。
翻译
在江上的高亭中我满怀忧郁,回忆过去的游历已经将近一年。
自从分别以来,向西遥望你那里,想必会想起我们曾经的时光,郢都和荆门同处一条江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名为《郢守乔民瞻寄襄阳雪中三绝因追述前过石城杯酒登临之胜为和(其二)》。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极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看到江边的危亭,感觉到诗人黯然的情绪,以及他对往事的追忆与怀念。

首句“江上危亭思黯然”,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孤寂的场景。危亭位于江畔,是诗人沉思之地,"黯然"二字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哀愁,似乎是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无奈感。

接着“追游陈迹欲经年”,表明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寻与留恋。这里的“追游”意味着重温旧梦,而“陈迹”则是那些已经过去的痕迹和记忆。“欲经年”表达了一种愿意长久驻足于这些回忆中的情感。

第三句"别来西望应相忆”,诗人在这里流露出对远方亲友或旧地的思念。"别来"意味着离别,而“西望”则是指向西方眺望,象征着对远方的怀想和期待。“相忆”二字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是一种深刻而又温暖的记忆。

最后一句“郢树荆门共一川”,则描绘了一种景象。"郢树"与"荆门"都是地名,而“共一川”则意味着这些地方都位于同一条河流之旁。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隐喻了诗人心中对于某些事物或情感的归属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出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往昔时光的珍视与怀念。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过福源寺访梵华禅师

孤城来数里,红树几家村。

曲水深藏寺,扁舟直到门。

清言能不厌,碧眼笑长存。

禅指空千劫,知君道故尊。

(0)

为恢复初题画

山上青松山下泉,别来清梦隔烽烟。

霜红柿叶秋千树,波冷芙蓉月一川。

土室静烧苍术火,茅斋閒赋白云篇。

披图总是思归客,肠断匡庐落照边。

(0)

过盛匏庵溪南新筑拈庵字

彷佛蘋洲与菊潭,橹摇指点过溪南。

偶因兴僻閒锄地,便许心空老结庵。

索笑盏中游妙伎,放颠花里得真参。

眼无俗物身无病,密迩天倪仔细探。

(0)

四桂堂小集

昔过陪佳赏,今来续胜游。

天香云外落,仙驭雨馀留。

历代多秦晋,联吟是白刘。

麈谭霏玉屑,映彻一轮秋。

(0)

拟李翰林宫词

曲槛飞鹦鹉,流波浴凤凰。

侍臣垂贝带,协律度芝房。

月似班姬扇,云疑帝子裳。

承恩嫌粉黛,含笑弄明珰。

(0)

家参军公歌姬稚春善琵琶忽惊玉折为诗挽之

空传乐府想夫怜,惆怅秦箫凤去年。

料尔多情歌宛转,还随司马伎堂烟。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