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梁少仲黄汝纶约游?川作此往订》
《梁少仲黄汝纶约游?川作此往订》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鹿门栖逸地,耆旧向来多。

豹隐真谁得,鸿冥奈尔何。

和来泉石调,不是蒯缑歌。

急剪蓬蒿径相期二仲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豹隐(bào yǐn)的意思:比喻隐藏在暗处,不露面。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二仲(èr zhòng)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两个人中,排行第二的人。

蒿径(hāo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不平整的小径,也比喻艰险的道路或环境。

鸿冥(hóng míng)的意思:鸿冥意为宏伟壮丽、辽阔深远,形容景物或事物的规模巨大、气势磅礴。也可指人的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蒯缑(kuǎi gōu)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鹿门(lù mén)的意思:指高明的人才,也指有很高的地位或者权力的人。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栖逸(qī yì)的意思:指安居乐业,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耆旧(qí jiù)的意思:指年老物旧,形容东西或人的年代久远,破旧不堪。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逸地(yì dì)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不拘束,自在自得,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鹿门山作为隐逸之地的宁静与深邃,以及与友人梁少仲、黄汝纶共赴之约的期待与喜悦。首句“鹿门栖逸地”点明地点,鹿门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向往的隐居之所。接下来,“耆旧向来多”暗示鹿门山历史上聚集了许多贤士高人,为这个地方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豹隐真谁得”一句,以豹子隐匿比喻真正的隐士难以被世人所识,暗含对真正隐逸之人的赞美与敬仰。“鸿冥奈尔何”则以大雁翱翔长空,比喻那些追求自由与超脱的志士,表达了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

“和来泉石调,不是蒯缑歌”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与情感交流,他们谈论的是自然界的和谐之音,而非世俗的纷扰。这里“泉石调”象征着自然之美,“蒯缑歌”则是指古代的音乐,此处用以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超越物质的高雅情操。

最后,“急剪蓬蒿径,相期二仲过”表达了诗人急于清理道路,以便迎接友人的到来,以及对与友人共同探索自然、享受隐逸生活的期待。这里的“二仲”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两位隐士,用以象征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与共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鹿门山的隐逸氛围,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真正隐士精神的颂扬。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遣兴

如幻如泡世,多愁多病身。

乱来知酒圣,贫去觉钱神。

异国清明节,空江寂寞春。

声声林上鸟,唤我北归秦。

(0)

过太乙观贾生房

昔余栖遁日,之子烟霞邻。

共携松叶酒,俱篸竹皮巾。

攀林遍岩洞,采药无冬春。

谬以道门子,徵为骖御臣。

常恐丹液就,先我紫阳宾。

夭促万涂尽,哀伤百虑新。

迹峻不容俗,才多反累真。

泣对双泉水,还山无主人。

(0)

赠焦道士

海上游三岛,淮南预八公。

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缩地朝珠阙,行天使玉童。

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

天老能行气,吾师不养空。

谢君徒雀跃,无可问鸿濛。

(0)

送祢郎中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0)

驾出长安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

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

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

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0)

酬张十八病中寄诗

本性慵远行,绵绵病自生。

见君绸缪思,慰我寂寞情。

风幌夜不掩,秋灯照雨明。

彼愁此又忆,一夕两盈盈。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