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臣民(chén mín)的意思:指臣子和百姓,泛指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何幸(hé xìng)的意思:表示对不幸的事情发生感到庆幸或幸运。
鸡翘(jī qiào)的意思:
(1).鸾旗。帝王仪仗之一。《后汉书·舆服志上》:“鸞旗者,编羽旄,列繫幢旁。民或谓之鸡翘,非也。” 唐 李商隐 《茂陵》诗:“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復插鸡翘。” 宋 王安石 《送项判官》诗:“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九死自拚埋马革,五更重幸插鸡翘。”
(2).色彩名。《急就篇》卷二:“春草鸡翘鳧翁濯。” 颜师古 注:“皆谓染彩而色似之,若今染家言鸭头緑,翠毛碧云。”龙舆(lóng yú)的意思:龙舆是指龙作为车的形状,形容车辆威风凛凛、气势磅礴。
南郊(nán jiāo)的意思:指的是城市的南边地区或城市的郊区。
清跸(qīng bì)的意思:清除障碍,消除隐患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鼍鼓(tuó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洪亮。
象辇(xiàng niǎ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高大雄伟,像古代帝王所乘的御座一样。
羽林(yǔ lín)的意思:羽林指的是古代帝王的禁卫军队,也可以指代精锐部队或官方的警卫队伍。
展敬(zhǎn jìng)的意思:以礼待人,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敬意。
紫极(zǐ jí)的意思:极为高深或极为优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皇帝南郊祭祀的壮观场景。首句“羽林清跸出都城”,以“羽林”象征皇家卫队,形象地展现了皇帝出行的庄严与肃穆,从京城出发,显示出帝王的威仪。接着,“圣主南郊展敬诚”点明了皇帝前往南郊进行祭祀活动,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恭敬与虔诚。
“紫极氛消春日丽,黄坛尘静晓风轻”两句,运用了色彩对比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明、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紫色的天空与明媚的春日相映成趣,黄色的祭坛在清晨的微风中显得格外洁净,这些细节不仅美化了画面,也暗示了祭祀活动的神圣与和谐。
“鸡翘影逐龙舆动,鼍鼓声随象辇鸣”则通过动态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祭祀场面的庄重与宏大。鸡翘(鸡尾高举)的影子随着龙车的移动而摇曳,鼍鼓(一种大鼓)的响声伴随着象辇(大象拉的车)的行进而回荡,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展现了祭祀活动的规模,也体现了古代礼仪的精细与讲究。
最后,“欢溢臣民咸抃舞,此生何幸睹升平”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盛事的感慨。臣民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空间,大家手舞足蹈,共同庆祝这一太平盛世的到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社会安定的由衷喜悦,以及对能够亲眼见证这一美好时刻的庆幸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祭祀场景,不仅展现了古代礼仪的庄重与美感,也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深切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送祖择之北使
文章世德已能传,得桂高枝二十年。
持节欲同苏武劲,下帷曾似董君贤。
衣裘衽领无嫌左,饮食杯盂暂厌膻。
一过范阳应感槩,归来图画彼山川。
送白珙秀才
溪上桃花发,山前桂舸移。
水流过峡急,风逆出江迟。
南国鱼虾厌,东都梦寐思。
逢人若有问,不似在朝时。
春雨呈主文
蛟龙上汉鱼潜动,梁栋生云燕未知。
风点稍闻寒瓦急,玉条初向画檐垂。
何郎夜听应逢句,谢朓朝观必有诗。
老大莫将文字困,为公牵强不胜疲。
依韵和永叔秋日东城郊行
郊原物老莽然中,寓兴驱车向国东。
夹道名园迷屈曲,压枝秋实乱青红。
寒畦覆绿将收菜,野蝶双飞尚绕丛。
田父欣来问行幸,依稀还似斗鸡翁。
依韵和马都官春日忆西湖寄陆生
时望前湖倚玉梯,云山横绝路东西。
只知远目穷芳草,不见高人在曲堤。
画榼寻春应醉去,旧朋怀昔欲魂迷。
海边燕子来无数,愿托双飞寄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