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四日癸亥耕耤礼成有作·其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初四日癸亥耕耤礼成后的感想,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表达了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怀念和对文明进步的感慨。
首句“一垡耕馀看九三”,以“一垡”象征一片田地,通过观察这片田地的耕作情况,联想到古代农耕文明的精妙之处。“九三”可能暗指古代农事节气或农耕技术的九项关键步骤,强调了古代农耕知识的丰富与严谨。
次句“庶人终亩尽东南”,描述了农夫们辛勤耕作的场景,他们从东到南,全面覆盖,展现了农事的广泛与细致。这里的“庶人”泛指普通百姓,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农耕劳动的重要性。
第三句“周官法度犹然在”,提到周朝的官制和农事法规依然存在,暗示了古代文明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即使在现代社会,仍能感受到其痕迹。
最后一句“麟趾关雎化却惭”,借用《诗经》中的“麟趾”和“关雎”来比喻文明的进步与变化。其中,“麟趾”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关雎”则出自《诗经》,象征着和谐与美满。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对文明进步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的逐渐消失感到遗憾和惭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既赞美了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与成就,也反思了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章处士见寄
中原甲马未曾安,今日逢君事万端。
乱后几回乡梦隔,别来何处路行难。
霜鳞共落三门浪,雪鬓同归七里滩。
何必新诗更相戏,小楼吟罢暮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