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花还自插,照井还自怜。
此人今何在,此物今空传。
宝钗(bǎo chāi)的意思:指珍贵而有价值的东西。
倡家(chàng jiā)的意思:指倡导某种主张或事物的人。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翠羽(cuì yǔ)的意思:形容美丽的羽毛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花露(huā lù)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气质非常美丽动人。
金色(jīn sè)的意思:指金黄色,形容光彩夺目、富有贵气。
窥窥(kuī kuī)的意思:偷窥、窥伺。
露井(lù jǐng)的意思:指暴露秘密或隐情。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笑笑(xiào xiào)的意思:轻笑、微笑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昔日倡家女子在露井边摘花插发、照镜自怜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回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孤独,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
“昔日倡家女,摘花露井边。” 开篇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身份,一位曾经生活在倡家的女子,在露水滋润的井边采摘花朵,为自己的美丽增添色彩。
“摘花还自插,照井还自怜。” 描述了女子摘花后亲自插在头上,然后对着井水照镜子,欣赏自己的美丽。这一细节体现了女子对美的追求和自我欣赏的心理状态。
“窥窥终不罢,笑笑自成妍。” “窥窥”形容女子低头偷看的样子,“笑笑”则是她对自己美貌的自信微笑。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在镜子前流连忘返、自我陶醉的神情。
“宝钗于此落,从来非一年。” 宝钗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首饰,这里暗示女子的美丽与青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逝。这句话表达了时间无情,美终究会老去的主题。
“翠羽成泥去,金色尚如先。” 翠羽和金色分别代表了女子服饰上的装饰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丽的装饰品也逐渐褪色或消失,只有金色依旧保持着最初的光泽。这反映了美好事物的易逝性。
“此人今何在,此物今空传。” 最后两句将话题从具体的女子和物品转向了更广泛的意义,询问那位曾经美丽的女子如今在哪里,她的故事和物品如今只能作为传说流传。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孤独与时间的无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少卿牧海滨,牛与犊交驱。
次公守颍阳,神鸟集其都。
我无两贤德,猥受竹使符。
夙兴自策励,冀以答盛谟。
荒州介南陲,道路遥且迂。
岩嶅相错纠,郁郁篁佳芜。
停辕值猳狙,束带逢鼪鼯。不知鱼米市,但见?豕涂。
巨奸忽梗理,荆甸为盗区。
鼓笳震九嶷,锋镝流苍梧。
朅来即摧陷,百邑无完郛。
舂陵抑何幸,乃得免毒痡。
山氓保耕稼,野老全妻孥。
亮由彼贼仁,刺史宁有图。
作诗见微意,循绶愧久纡。
何当扬休风,一遣凋攰苏。
今人读书不识字,下笔淆讹十三四。
许徐训诂自分明,争奈人都不省视。
昔者吾友戴敬夫,磨砻字学天下无。
予少窃闻其绪论,虽知梗概心犹粗。
中年奉教萧尺木,尺木篆隶精且熟。
每与予言辄终夜,字学稍知其节目。
平生结交多俊民,此道茫昧恒失真。
何期晚遇汤元翼,奄有二子成三人。
犹记鲁江同作客,颇领微言恨匆迫。
别来十载梦魂劳,老去重逢须鬓白。
闲时缓步过吾庐,相对惟应话六书。
秦汉晋唐体多变,那能贯穿为发摅。
当时戴萧所未悉,今日询君得其实。
我亦著书曰蒙求,乞君釐正方成帙。
吾庐清溪中,年久半倾圯。
圯者不复问,存者还欲倚。
老梅共横斜,撑拒临流水。
有客念倾颓,赠粮令葺理。
负戴骇邻人,升斗分匠氏。
仍缺石与木,来朝卖一豕。
力作何纷纭,痴儿间老婢。
窗牖次第明,巷径复委委。
家人意颇贪,指点旧基址。
乃欲典衣裳,更求广居止。
微笑谓家人,户外寒方始。
且留此隙地,以待春风起。
我自荷一锄,种菜柴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