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四 月 二 十 七 日 与 王 正 仲 饮 宋 /梅 尧 臣 我 来 自 楚 君 自 吴 ,相 遇 泛 波 衔 舳 舻 。时 时 举 酒 共 笑 乐 ,莫 问 罂 盎 有 与 无 。醉 忆 曩 同 吾 永 叔 ,倒 冠 落 佩 来 西 都 。是 时 豪 快 不 顾 俗 ,留 守 赠 榼 少 尹 俱 。高 吟 持 去 拥 鼻 学 ,雅 阕 付 唱 纤 腰 妹 。山 东 腐 儒 漫 侧 目 ,洛 下 才 子 争 归 趋 。自 兹 离 散 二 十 载 ,不 复 更 有 一 日 娱 。如 今 旧 友 已 无 几 ,岁 晚 得 子 欣 为 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顾(bù gù)的意思:不顾意味着不顾及、不考虑,表示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
才子(cái zǐ)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华的人,特指文学才子。
侧目(cè mù)的意思:侧目是指斜着眼睛看,表示怀疑、不满或嫉妒的目光。
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高吟(gāo yín)的意思:高声吟诵诗文。
归趋(guī qū)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归宿。
豪快(háo kuài)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豪爽,行事大胆,毫不拘束。
旧友(jiù yǒu)的意思:旧友指的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也可以指与人有深厚友谊的人。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离散(lí sàn)的意思:指家庭、团体等分散、分离。
留守(liú shǒu)的意思:指在外地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离开家乡的人,留下家人在家中照顾。
洛下(luò xià)的意思:指洛阳城下,泛指离家远行或离开故乡,也可以表示离别或别离之情。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少尹(shǎo yǐn)的意思:指年少时担任官职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年轻有为的人。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时豪(shí háo)的意思:指某个时代或某个场合中最出色、最优秀的人物。
无几(wú jǐ)的意思:几乎没有,极少
西都(xī dōu)的意思:指长期被战乱蹂躏,处于混乱状态的地方。
下才(xià cái)的意思:指才能低下,能力不足的意思。
纤腰(xiān yāo)的意思:形容腰部纤细的样子。
相遇(xiāng yù)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人或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
笑乐(xiào lè)的意思:指开心愉快、欢笑快乐。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罂盎(yīng àng)的意思:比喻内心深处的秘密或隐情。
拥鼻(yōng bí)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争斗不休,形容争斗激烈,不分胜负。
舳舻(zhú lú)的意思:指船只前后两端的船尾和船头,比喻人们共同努力前行的团队精神。
倒冠落佩(dǎo guān luò pèi)的意思:指失去官位或地位,被罢黜或辞职。
- 翻译
- 我从楚地而来,你自吴地而至,我们在水上相逢,船只相连。
我们时常举杯共饮欢笑,不必在意是否有酒器盛装。
醉中回忆起昔日与永叔的共饮,他摘下帽子,解下佩饰,来到西都。
那时我们豪情万丈,不顾世俗的眼光,留守大人赠送了酒榼,少尹也一同在场。
我们高声吟诵,学着鼻音,让美女轻歌曼舞。
山东的庸儒们只能羡慕地看着,洛阳的才子们都争相追随。
自从那次分别后二十年,再也没有这样的欢乐时光。
如今老朋友已所剩无几,晚年能有你成为弟子,我深感欣慰。
- 注释
- 楚: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名。
吴: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名。
汎波:泛舟于水面。
罂盎:古代的盛酒器。
曩:从前,往昔。
永叔:可能是诗人的朋友,名字未详。
西都:指当时的首都,如长安或洛阳。
留守:古代官职,负责守护京城。
少尹:官职名,次于太守。
拥鼻学:形容模仿某种声音或行为。
纤腰姝:形容女子身材苗条。
山东:指崤山以东地区。
洛下:洛阳一带。
离散:分散,分离。
欣为徒:感到高兴成为弟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正仲在泛舟游湖时的欢乐场景。首句“我来自楚君自吴”,以两人不同的籍贯相映衬,增添了相聚的趣味。接着写他们饮酒笑乐,不拘小节,回忆起昔日与永叔的豪放时光,以及留守和少尹的赠酒助兴,气氛热烈。
诗人高声吟唱,引来了才子们的关注,连山东的儒生也侧目而视,显示出他们的才华受到认可。然而,这样的快乐时光已成过往,二十年后重聚,旧友寥寥,唯有岁晚得子成为新的欢愉。整首诗通过叙事和细节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时光的流转,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相和歌辞·婕妤怨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过汪氏别业其一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裴回。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渔父·屈原既放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渔父·屈原既放》【秦·屈原】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7567c68e356a8b0503.html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论语十二章》【秦·佚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3567c68e356a8b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