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寒沙(hán shā)的意思:形容寒冷而凄凉的沙地或沙漠。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迷行(mí xíng)的意思:迷失方向,走错路。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西向(xī xiàng)的意思:指向西方发展,表示追求新的事物或改变现状的意愿。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野渡(yě dù)的意思:指在野外的河流或湖泊上渡河。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叶可权的《遂昌八景(其六)长安晚渡》描绘了一幅苍茫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晚渡图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远方的深切思念。
首句“平芜断楚迷行路”,以“平芜”、“断楚”描绘出一片辽阔而略显荒凉的景象,暗示了诗人行路的艰难与迷茫。接着,“野渡茫茫烟水暮”一句,通过“野渡”、“烟水”、“暮”等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孤舟隔岸呼不来,落日寒沙点鸥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孤舟独行于江面,与对岸相隔,似乎无法沟通,而落日余晖下的沙滩上,鸥鹭点点,更添了几分寂寥之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画面,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浮云万里空悠悠,长安不见令人愁”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理想与希望。然而,诗人却因距离遥远而无法到达,这引发了深深的忧愁。这里的“浮云万里”既指实际的云彩,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飘渺与迷茫。
最后一句“长安在西向东笑,欲借两腋天风秋”则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人想象自己能够借助天风飞翔,穿越万里的距离,到达心中的长安。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也体现了其乐观与坚韧的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在困境中仍保持的乐观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