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宣 和 殿 新 竹 应 制 次 韵 宋 /李 吕 千 竿 倏 忽 散 层 云 ,疑 有 风 雷 为 骏 奔 。峻 擢 湛 应 烦 地 媪 ,巧 裁 作 复 借 天 孙 。已 惊 虎 豹 留 皮 处 ,更 看 龙 蛇 起 陆 痕 。圣 主 工 夫 同 造 物 ,坐 令 温 诏 发 霜 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层云(céng yún)的意思:形容云层密集、层次分明的样子。
地媪(dì ǎo)的意思:指媒人、媒婆,专门撮合男女之间的婚姻。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骏奔(jùn bēn)的意思:形容马儿奔跑得很快,也用来比喻人勇往直前,势头迅猛。
峻擢(jùn zhuó)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出众,突出超群。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起陆(qǐ lù)的意思:起飞和降落。也比喻事物的兴起和衰落。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倏忽(shū hū)的意思:突然、迅速
霜根(shuāng gēn)的意思:霜根是指寒露时节,霜冻已经渗入到地下,冻结了根部,比喻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天孙(tiān sūn)的意思:指君主的后代或王室的子孙。
温诏(wēn zhào)的意思:指温和善诱的劝告或指示。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坐令(zuò lìng)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坐而不动却能使对方遵从自己的命令。
- 注释
- 千竿:形容竹子众多。
倏忽:瞬间。
层云:层层叠叠的乌云。
风雷:疾风骤雨。
峻擢:高高耸立。
地媪:大地之母,比喻土地。
巧裁:巧妙的编织。
天孙:天上的织女,代指巧手。
虎豹:猛兽。
龙蛇:象征神秘力量或变化。
圣主:圣明的君主。
造物:创造万物。
温诏:温暖的诏书。
霜根:寒冷的土地深处。
- 翻译
- 千根竹子瞬间消散了层层乌云,仿佛有风雷在疾驰而过。
它们高高耸立,似乎已经让大地之母感到疲惫,巧妙的编织又借助了天上的织女之力。
令人惊讶的是,这里曾留下猛虎豹子的皮毛痕迹,现在又有龙蛇起舞的迹象。
圣明的君主如同造物主一般独具匠心,只需轻轻一令,温暖的诏书就从寒冷的土地深处发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名为《宣和殿新竹应制次韵》。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千竿倏忽散层云,疑有风雷为骏奔。" 这两句从宏观角度出发,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场面。千竿竹林中的竹叶似乎在一瞬间被强烈的风吹得四处飘散,而这股力量之大,以至于让人怀疑是否有雷霆欲起。
"峻擢已应烦地媪,巧裁仍复借天孙。" 这两句则从微观视角探讨自然法则与人类智慧之间的关系。“峻擢”指竹子直立生长,而“应烦地媪”则形容竹子的根系深入泥土,与大地紧密相连。这既表明了竹子生命力之强,也象征着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 "已惊虎豹留皮处, 更看龙蛇起陆痕。" 描绘了一种生生不息的自然循环。在这片竹林中,曾经有猛兽经过,留下了它们的踪迹,而现在则是龙蛇蜕变之地。这两句传达出一种生命力顽强、生态平衡的哲思。
最后两句 "圣主工夫同造物,坐令温诏发霜根。" 则将自然界的事物升华到宇宙万物共生的层面上。“圣主”指代天帝或造物者,而“工夫同造物”则是说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和大自然并肩,共同塑造世界。这不仅彰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表达了一种宇宙观,即万物皆由天地所生,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陪大慈老登古院
林影横榰折脚床,禅翁唤我坐斜阳。
诸天共说无生话,万壑同薰不尽香。
茗碗泛云醒远目,藜羹煮玉闹枯肠。
逢人若问峰头事,翠竹阴中菊正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