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阶骗。
《嘲武懿宗》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嘲 武 懿 宗 唐 /张 元 一 长 弓 短 度 箭 ,蜀 马 临 阶 骗 。去 贼 七 百 里 ,隈 墙 独 自 战 。忽 然 逢 著 贼 ,骑 猪 向 南 趣 。
- 注释
- 长弓:古代作战使用的较长型弓箭。
短度箭:长度较短的箭矢。
蜀马:产自蜀地(今四川一带)的骏马。
临阶骗:临阵时步履蹒跚,似乎在欺骗、不尽力的样子。
去贼:距离敌军。
七百里:具体的距离,表示离敌人很远。
隈墙:倚靠、贴近城墙。
独自战:单独一人进行战斗。
逢著贼:突然遇到敌人、贼寇。
骑猪:骑在猪背上。
向南?:此处原文可能有误,应为“向南走”或类似的表达,描述骑猪者逃跑的方向。
- 翻译
- 手中长弓虽强,却配以短小之箭,蜀地骏马临阵时,竟也显得步履蹒跚,似有欺瞒之意。
离敌军尚有七百里之遥,却只能倚靠城墙,孤身独战。忽遇贼寇来袭,竟见有人骑着猪向南方逃窜。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元一的《嘲武懿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抨击了武懿宗的虚弱和无能。首句“长弓短度箭”指的是武器虽多,但实际用处不大;“蜀马临阶骗”则是形容军马虽然看起来威猛,但其实只是摆设,没有实战能力。
中间两句“去贼七百里,隈墙独自战”讽刺武懿宗的无能,即使敌人离得很远,他也只能躲在城墙后单打独斗,这反映了他的孤立无援和缺乏真正战斗力。
最后两句“忽然逢著贼,骑猪向南?”更是嘲讽一绝,意思是一旦真的遇到敌人,他就连猪背上都逃跑了。这里的“骑猪向南”形象极端夸张,强烈表现出诗人对武懿宗军事上的不堪一击和荒谬行为的讽刺。
总体来说,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尖锐的笔锋,对武懿宗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反映了唐朝时期某些将领的无能与腐败问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祝家伯茗柯七十初度,即用自寿原韵
黄云绕遍西城,第拍手、先生七十。
勒鼎铭钟成底事,远逊桐江蓑笠。
莲静芝肥,鸾翔凤舞,不比寻常席。
兴会翛然,花前且听吹笛。
算来地僻钱愚,经营扰攘,好景空相失。
看取蒲轮推国士,岂少登云拔宅。
下邳桥头,济阴城北,彼此都无逆。
香山佳会,年年此月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