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下》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春草花开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
首句“庭下乱生春草花”,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庭院里草木繁茂,花朵盛开的景象。这里的“乱生”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随意和自然。
次句“夭红不称野人家”,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花朵的鲜艳与周围环境的朴素。夭红,形容花朵颜色鲜艳,但这样的色彩在“野人家”(乡村人家)的背景下显得有些突兀,不太相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或感慨。
第三句“漫开漫落无人折”,进一步描述了花朵的自然生长与凋零过程。这里“漫开”与“漫落”两个词,形象地展现了花朵从开放到凋谢的过程,而“无人折”则暗示了这些花朵虽美却无人欣赏,增添了诗中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留得孤根数寸槎”,以“孤根”(孤独的根茎)和“数寸槎”(几寸长的枯枝)为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循环的深刻思考。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也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庭院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的融合,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不失清新,是宋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