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雾气如衣襟袖子般环绕,玉质的冠饰如冰晶般闪耀。
一半像是害羞的面纱,一半抵挡着冬日的严寒。
- 注释
- 雾:雾气。
为:作为。
襟袖:衣襟袖子。
玉:美玉。
冠:头冠。
半似:一半像。
羞人:害羞。
忍寒:抵挡寒冷。
别易:离别容易。
会难:重逢困难。
长自叹:常常感叹。
转身:转身之际。
泪珠:泪滴。
弹:弹落。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名为《复偶见三绝(其一)》。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非常细腻。
"雾为襟袖玉为冠" 这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女子在晨雾中优雅的形象,仿佛身披轻纱,头戴珍珠,既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清高与洁净。
"半似羞人半忍寒" 这句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情绪,女子仿佛因为害羞而不愿展露真实情感,又似乎承受着某种难以忍受的冷漠。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诗中得到了精准的刻画。
"别易会难长自叹" 这句话传达了人生离合的无常与悲哀,诗人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不再的深深感慨。
最后一句 "转身应把泪珠弹" 则以动作描写女子在别离后的内心世界,她转过身去,却无法抑制涌出的泪水。这里的“应把”表明泪水如箭一般射出,强烈的情绪爆发无可遏制。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古代女子在爱恨交织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逝去美好的无尽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徐积
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先须问子来。
但见中年隐槐市,岂知平日赋兰台。
海山入梦方东去,风雨留人得暂陪。
若说峨嵋眼前是,故乡何处不堪回。
岐亭五首,并叙·其五
枯松强钻膏,槁竹欲沥汁。
两穷相值遇,相哀莫相湿。
不知我与君,交游竟何得。
心法幸相语,头然未为急。
愿为穿云鹘,莫作将雏鸭。
我行及初夏,煮酒映疏羃。
故乡在何许,西望千山赤。
兹游定安归,东泛万顷白。
一欢宁复再,起舞花堕帻。
将行出苦语,不用儿女泣。
吾非固多矣,君岂无一缺。
各念别时言,闭户谢众客。
空堂净扫地,虚白道所集。
寄刘孝叔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寄刘孝叔》【宋·苏轼】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4867c67101a6d88844.html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其三
符离道士晨兴际,华岳先生尸解馀。
忽见黄庭丹篆句,犹传青纸小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