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芦渡江来,已面九年壁。
《裴公洞逢无语僧》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隐士在裴公洞相遇的情景。首句“折芦渡江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独自一人,手持芦苇,穿越江水的孤独旅程,暗示了其内心的沉思与探索。接着,“已面九年壁”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的漫长,也暗含了诗人面对生活或内心世界中的某种壁垒,需要长时间的思考与磨砺。
“何事说经台,空中雨花碧。”这两句则将场景转向了裴公洞内的说经台,空中飘落的雨花仿佛是智慧的结晶,静静地铺陈在碧绿的空间中。这里不仅有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更蕴含着对知识、智慧和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超越物质层面、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更高层次理解的不懈追求。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反省与精神寄托的独特表达方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劝金船.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
流泉宛转双开窦。带染轻纱皱。何人暗得金船酒。
拥罗绮前后。绿定见花影,并照与、艳妆争秀。
行尽曲名,休更再歌杨柳。光生飞动摇琼甃。
隔障笙箫奏。须知短景欢无足,又还过清昼。
翰阁迟归来,传骑恨、留住难久。
异日凤凰池上,为谁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