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五十三首·其六》
《颂古五十三首·其六》全文
宋 / 释文礼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舍尽家财与己财,只将真法供如来

初一路今何在触目灵山翠作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初一(chū yī)的意思:指新的一天或新的开始。

当初(dāng chū)的意思:指过去某个时间点或某个阶段的时候,事情的情况或人的想法。

法供(fǎ gòng)的意思:指法律文书或法令规定的供状、供词。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家财(jiā cái)的意思:指家庭的财产。

尽家(jìn jiā)的意思:指一个家庭中的所有人都尽力去做某件事情或达到某个目标。

灵山(líng shān)的意思:灵山是指神奇的山峰,常用来形容地理环境极其优美,或者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山翠(shān cuì)的意思:形容山上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一路(yí lù)的意思:一直、一同的意思,表示在某个过程或者行动中持续不断,没有中途停顿或改变。

真法(zhēn fǎ)的意思:真实的法则或真正的方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礼所作的《颂古五十三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过去的追忆。首句“舍尽家财与己财”描绘了诗人曾经为了追求佛法,不惜舍弃个人财物的坚定决心;“只将真法供如来”则强调了他将佛法视为至高无上的信仰,愿意全身心地奉献。

后两句“当初一路今何在,触目灵山翠作堆”,诗人以问句形式回忆起昔日的修行之路,感叹如今那些曾经的艰辛和付出,眼前的景象仿佛变成了满眼翠绿的灵山,象征着佛法的广大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简洁而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执着和对修行成果的感悟。

作者介绍

释文礼
朝代:宋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 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题林粉署乃翁荣寿图

鹤发萧萧拜敕封,又将人瑞看人龙。

常宜五鼎承颜养,闲借三芝益寿功。

此日儿孙深自庆,何人风格可渠同。

八闽不与函关近,却是青牛背上翁。

(0)

残腊写怀·其一

物态不常故,春光将欲新。

谁深丹鼎术,予误白头身。

公牍偏妨懒,官资不疗贫。

那能如海鹤,一举离风尘。

(0)

春日江行漫兴

采石至彭蠡,江湖千里赊。

风帆趁朝暮,时见水明霞。

沙鸟氄焦尾,霜芦飘朽花。

行人更南去,直到粤天涯。

(0)

秋江

气爽浮烟尽,秋江处处明。

水清鸥自照,滩浅鹤横行。

漱急尘襟静,流闲世事平。

边头有渔父,谁称后车迎。

(0)

舟中漫兴

溪狭直如带,林深半欲遮。

傍花惟客棹,隔竹见人家。

宦况随春水,诗情逐晚霞。

所须无过分,数亩白鸥沙。

(0)

宿百丈驿观壁间之题有量水量心之说因续于末

我不量潭水,亦不量人心。

吾心有天地,千尺胡为深。

停骖百丈驿,散步潭水浔。

分流漱寒玉,澄然蘸吾衿。

玉渊与金井,气象良可钦。

天光与云影,妙理宜追寻。

不和孺子歌,聊作观物吟。

扩之极沧海,回首悲蹄涔。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