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熟兼粝香,日永食易饥。
一觉至西逝,倒照疑朝晞。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村烟(cūn yān)的意思:指农村的炊烟,比喻平凡朴实的生活。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耕锄(gēng chú)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里耕作,比喻辛勤努力地工作。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昏疲(hūn pí)的意思:形容非常疲劳,精神不振。
加餐(jiā cān)的意思:指在正常的饮食时间之外额外增加一顿饭或食物。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林薄(lín bó)的意思:指人口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旅望(lǚ wàng)的意思:指旅行者在远离家乡时,思念家人和故乡的情感。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日永(rì yǒng)的意思: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指事物逐渐好转或发展。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神昏(shén hūn)的意思:指人的头脑迷糊,思维不清晰。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双眸(shuāng móu)的意思:指双眼的目光或眼神。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行旅(xíng lǚ)的意思:指行走旅行。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一觉(yī jiào)的意思:指一夜之间睡得很熟,形容睡眠质量好或睡得很沉。
远见(yuǎn jiàn)的意思:指对事物发展的前景、趋势有深远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正午(zhèng wǔ)的意思:指太阳正好在中午时分的时候,也用来形容时间过了一半,已经到了中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采摘东山薇菜的日常,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诗中通过描述从清晨到傍晚的一系列生活片段,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首句“三春日云暮,言采东山薇”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天的黄昏,诗人开始采摘东山上的薇菜。接着,“薇熟兼粝香,日永食易饥”描绘了薇菜成熟后散发的香气,以及长时间劳作后的饥饿感。诗人强调了食物的简单与满足,体现了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正午彊加餐,既饱神昏疲”描述了中午时分,诗人勉强进食以补充体力,但饱餐之后感到精神疲惫。这一段落反映了劳动的艰辛与身体的劳累。
“一觉至西逝,倒照疑朝晞”则描绘了午后小憩的情景,诗人醒来时,夕阳的倒影让人误以为是早晨的阳光。这里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生活的循环与宁静。
“谁当过鹙子,饮我霜华杯”一句,诗人借用鹙子(一种鸟)的形象,表达了希望有人能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如同饮下霜华杯中的甘露,寓意心灵的滋润与满足。
“双眸忽如电,群峦依旧时”描绘了诗人短暂的觉醒,双目仿佛瞬间明亮,群山依旧静默,象征着内心的觉醒与外界的和谐共存。
“微猋散林薄,夕景上楼台”写出了微风吹拂树林,夕阳映照楼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行旅望村烟,蠃角四山催”描述了远处行旅之人望向村庄的炊烟,以及山间的钟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体现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的韵律。
最后,“落落孤云外,远见耕锄归”以孤云为背景,远眺耕者归家的画面,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当年睡里闻香,阿谁唤做花间瑞。
巾飘沈水,笼熏古锦,拥青绫被。
初日酣晴,柔风逗暖,十分情致。
掩窗绡,待得香融酒醒,尽消受、这春思。
从把万红排比。想较伊、更争些子。
诗仙老手,春风妙笔,要题教似。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可曾知此。
趁紫唇微绽,芳心半透,与骚人醉。
澡身乎书圃,晞发于礼园。
静中观我生,父乾而母坤。
宁不自爱重,日夕声利昏。
前脩亦人耳,而我何沄沄。
飘流众浊间,我者能几存。
人言千丈清,不如一寸浑。
吾方洗吾耳,尔舌宁可扪。
人情习华竞,何啻于乞墦。
此固吾不能,归袖风翻翻。
寘矣勿复道,荷锄过前村。
吾生如征鸿,岁月如脱兔。
江上烟雨寒,花老春已暮。
肯辞白发亲,我盖坐贫故。
文章未得力,儒冠岂余误。
至能我辈人,未随时俗恶。
青灯竹窗底,健论时一吐。
风雷万马奔,沧溟百川赴。
策名藉奉常,颜色若有迕。
堂堂湖海豪,岂供折腰具。
欲于我乎馆,西山美无度。
谨勿袖笏来,恐犯西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