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下·其一》
《台下·其一》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石梅落落欲黄时,细两濛濛暗不开。

数日不行台下路,不知江水过山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行(bù xíng)的意思:不可以,不允许,不行动

过山(guò sh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越过了山岭,比喻克服了困难或成功地完成了某项任务。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梅落(méi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逐渐衰败或消失。

石梅(shí méi)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保持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

台下(tái xià)的意思:指在表演或演讲时,观众所在的位置。也泛指观众、听众。

下路(xià l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支队伍处于败势或劣势。

行台(xíng tái)的意思:指官员到地方巡视或巡行,以了解民情、解决问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石梅即将凋零,细雨蒙蒙,光线昏暗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凄美。

首句“石梅落落欲黄时”,点明了季节的转换,石梅在秋天逐渐枯萎,颜色由绿转黄,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这里的“落落”二字,既形容了石梅稀疏的状态,也暗示了生命即将结束的寂寥感。

次句“细雨濛濛暗不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氛围。细雨如丝,笼罩在天地之间,使得视线变得模糊不清,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轻纱覆盖,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如同外界的环境一般,被一层淡淡的忧愁所笼罩。

后两句“数日不行台下路,不知江水过山来”,则从静态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动态的思考。诗人长时间未行经台下的道路,似乎在暗示自己内心深处的某种逃避或沉思。而“不知江水过山来”的描述,则将自然界的流动与变化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联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江水不息地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循环,而“过山来”则暗示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生,都在不断地向前推进,无法阻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宇宙法则之间关系的探索。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贺新斋兄袭封汧阳王

万国星辰拱至尊,又看天使下亲藩。

金函玉节今恩重,伯服侯冠古制存。

带砺河山盟册府,分封茅土及诸孙。

绵绵馀泽齐天地,水木还能忆本源。

(0)

咏雪和苏长公韵·其一

已密还疏乱更纤,袭人寒气十分严。

可能端木皆成粟,未必杨花却似盐。

冷咽铜龙沈晓漏,声酣铁马战风檐。

晓来忽报红轮上,仙掌依稀露指尖。

(0)

与弟东轩

一遍赓诗百遍吟,吟成犹未惬人心。

韵逢险峻尤难押,句到新奇不易寻。

银烛烧残思处苦,长髭撚断坐来深。

阳春白雪真稀少,金石难同瓦缶音。

(0)

春晴

长空新雨过,正及艳阳时。

淡淡东风软,融融丽日迟。

迷漫飞落絮,摇曳堕游丝。

紫陌寻芳遍,莺花处处宜。

(0)

起夜来

念远断音书,揽衣中夜起。

月明如有情,照入深闺里。

(0)

赠致仕严掌教

轩前兰菊经霜后,雪里梅花更有神。

每笑玄都桃李树,东风依旧欲争春。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