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学浛洭水,东流更不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伏莽(fú mǎng)的意思:指隐藏在暗处的力量,也用来形容隐藏在背后的强大势力。
捷书(jié shū)的意思:快速而准确地书写或记录。
鹿角(lù j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才华或技能突出。
皮甲(pí jiǎ)的意思:指在战争中戴在身上的防护装备。
气动(qì dòng)的意思:形容动作迅速、敏捷。
三关(sān guān)的意思:指三个关卡或难关,也可指三个重要的考验或挑战。
使相(shǐ xiāng)的意思:指通过一定手段或行动使人对自己产生好感或敬佩。
书传(shū chuán)的意思:指通过书本传播知识、学问。
炎风(yán fēng)的意思:炎热的风。
簪花(zān huā)的意思:指佩戴鲜花或花饰的意思。
- 鉴赏
这首清代丁玉藻的《观兵》描绘了一幅边塞出征的壮丽画面。首联"捷书传楚塞,使相议征蛮",以捷报迅速传递至边疆楚地,显示出朝廷对征讨蛮族的决策和重视。颔联"伏莽熊皮甲,簪花鹿角鬟",通过战士们身披熊皮战甲,头戴装饰鹿角的发髻,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他们勇猛而富有特色的装束,展现出军队的威武与民俗风情。
颈联"炎风生万灶,杀气动三关"进一步渲染了战场气氛,烈日下的炊烟袅袅,连绵成万灶,而弥漫的杀气则触动了边关的紧张神经。尾联"莫学浛洭水,东流更不还"以警示的口吻告诫,不要像浛洭水那样轻易东流而去而不复返,寓意战争的残酷和决心一战到底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雄浑,既展示了军事行动的紧张与壮阔,又寓含了对战争的深沉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梅菊
菊清独占风霜骨,梅白偏宜雪月天。
晋宋后来爱花者,岂无靖节与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