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凤(bái fèng)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美丽事物。
碧海(bì hǎi)的意思:碧海指的是湛蓝的海洋,形容海水清澈透明。
冰清(bīng qīng)的意思:形容清澈透明,没有杂质。
出蛰(chū zhé)的意思:指动物从冬眠状态中苏醒出来,也比喻人从长时间的休眠、沉寂中恢复活跃。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丹山(dān shān)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岭,比喻忠诚坚定的信仰或立场。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国图(guó tú)的意思:国家图书馆。也指国家级图书馆。
皇都(huáng dōu)的意思:指帝王的都城,也用来形容极为盛大、豪华的场所。
金薤(jīn xiè)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苕溪(tiáo x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声价(shēng jià)的意思:指声音的价值或声誉的高低。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文绣(wén xiù)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的文采和修饰。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一段(yī duàn)的意思:指一段时间、一段经历或一段故事。
玉壶(yù hú)的意思:指美酒。也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境地。
月白(yuè bái)的意思:形容月光洒在地面上,犹如白色的光线。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士生活画卷。首句“魏国图书天下无”,以夸张之笔赞美了赵承旨所藏之书之丰富与珍贵,犹如魏国图书一般,冠绝天下。接着“当时声价满皇都”进一步强调其名声之盛,响彻整个京城。
“万篇文绣垂金薤,一段冰清置玉壶”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赵承旨的藏书比作精美的文绣,悬挂于金薤之上,既显华美又具价值;同时,也将其人格比作冰清玉洁,高雅脱俗。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藏书的丰富与质量,更赞扬了赵承旨的高洁品性。
“碧海春深龙出蛰,丹山月白凤生雏”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赵承旨的才华与成就。龙蛰于深海,待机而出,象征着赵承旨的才华在等待时机展现;而丹山月白,凤凰生雏,则寓意他的成就如同凤凰般辉煌,且后继有人。
最后,“看云忽起苕溪梦,便欲乘舟访五湖”表达了诗人对赵承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苕溪之梦,五湖之游,都是古代文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赵承旨生活状态的羡慕,并渴望能与其共赏自然之美,体验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赵承旨藏书与人格的赞美,以及对其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知识、道德与自然美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和石末公春晴诗
幽禽啧啧语朝阳,细绿骎骎入女桑。
天上深宫调玉烛,人间和气应勾芒。
赤眉青犊终何在,白马黄巾莫漫狂。
将帅如林须发踪,太平功业望萧张。
四月十日出郊
约束南风彻晓忙,收云捲雨一川凉。
涨江混混无声绿,熟麦骚骚有意黄。
吏卒远时閒信马,田园佳处忽思乡。
邻翁万里应相念,春晚不归同插秧。
胡无人
须如猬毛磔,面如紫石棱。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蹋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群阴伏,太阳升,胡无人,宋中兴。
丈夫报主有如此,笑人白首篷窗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