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陈 汤 卿 溪 堂 宋 /方 岳 手 葺 溪 堂 旋 补 茅 ,好 山 带 郭 转 林 梢 。与 君 共 有 吟 诗 痴 ,月 下 柴 门 下 厌 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带郭(dài guō)的意思:带有负面情绪或情感,心情不好或烦躁。
共有(gòng yǒu)的意思:共同拥有或共同分享
林梢(lín shāo)的意思:指树木的顶端或高处。
山带(shān dài)的意思:山带是一个描述山脉相连的意象,用来比喻一个地区或一片区域的自然环境。
诗癖(shī pǐ)的意思:指对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喜欢写诗或读诗的癖好。
溪堂(xī táng)的意思:指山中的小溪和庭堂,比喻宁静、幽雅的环境。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 注释
- 手葺:亲手修理。
溪堂:溪边的小屋。
旋补:迅速修补。
茅:茅草屋顶。
好山:美丽的山峦。
郭:城郭。
转林梢:延伸至树林顶端。
与君:与你一起。
共:共同。
吟诗癖:爱好吟诗。
柴门:简陋木门。
不厌:不嫌烦。
敲:敲门。
- 翻译
- 我正在亲手修复溪边的小屋,迅速修补着茅草屋顶,
美好的山峦环绕着城郭,延伸至树林的顶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诗人在描述自己在溪堂修补茅屋的情景。"手葺溪堂旋补茅"表明诗人亲自动手维护自己的小屋,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简单生活的感觉。
"好山带郭转林梢"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山川环绕,林木茂密,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世界。这两句通过动词“葺”和“转”,传达了一种柔和而又坚定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与君共有吟诗癖"表明诗人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共同享受吟诵诗歌的乐趣。这句话传递了一种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共同的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月下柴门不厌敲"则描绘了诗人在明月之下,不断地敲打着自己的柴门,表达了他对这份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这也许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通过诗歌与自然和朋友沟通,寻找生命中的意义和快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刘炳先兄弟怡斋
晦庵贻我书满纸,为说君家好兄弟。
人言是公轻许可,我谓亲仁乃渠事。
客游偶尔过君庐,中有诚斋榜怡字。
斯人许可盖不轻,何事斋名契于季。
嗟余夙昔两公游,与君常恨风马牛。
何知一见辱倾盖,四海兄弟宁待求。
有弟有弟江南州,尺书断绝安与不。
因君使我增离忧,一夜梦逐沧波鸥。
潘元寿以九月十一日行莫令君领客携具泛舟饯之蕃用九日韵作诗要莫及徐丞同赋以送潘
江阁初登柳未黄,坐看叶叶乱飞霜。
壮时自倚矜诗胆,老去深悲废酒肠。
浩荡颇思随汎鹢,飘零那只对离觞。
朝天踵即送君去,而我终为肺病妨。
留别子肃
欲雪不雪云雨愁,将行未行心口谋。
问胡不去良有由,故人伏枕关我忧。
自心初识十年游,不作世人新白头。
抱关非为辞挟搜,乃知自欲吾志求。
适来遂作兼旬留,昔者公侯今日瘳。
河山空能泣楚囚,不如窗几问不休。
公如大道鸣骅骝,我乃蹇足历涧沟。
弥明故足悲侯刘,淙淙讵识东之流。
怀哉黄堰公先畴,章泉吾亦营菟裘。
莫言相望风马牛,苇间会有延缘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