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西 城 门 明 /高 启 登 城 望 神 州 ,风 尘 暗 淮 楚 。江 山 带 睥 睨 ,烽 火 接 楼 橹 。并 吞 何 时 休 ,百 骨 易 寸 土 。向 来 禾 黍 地 ,雨 露 长 榛 莽 。不 见 征 战 场 ,那 知 边 人 苦 。马 惊 西 风 笳 ,鸟 散 落 日 鼓 。呜 呜 城 下 水 ,流 恨 自 今 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人(biān rén)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生活的人。
并吞(bìng tūn)的意思:指一个实力强大的势力或国家吞并另一个实力较弱的势力或国家。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寸土(cùn tǔ)的意思:形容领土狭小,地盘少。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流恨(liú hèn)的意思:指流连忧愁、悲伤的心情。
楼橹(lóulǔ)的意思:楼橹指的是古代建筑中用来支撑楼层的柱子,比喻支持、扶持。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鸟散(niǎo sàn)的意思:指众多的鸟飞散或离开。
睥睨(bì nì)的意思:高傲地俯视、轻视别人。
散落(sàn luò)的意思:分散、分开并落下来
山带(shān dài)的意思:山带是一个描述山脉相连的意象,用来比喻一个地区或一片区域的自然环境。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时休(shí xiū)的意思:指适时休息或停止工作,以保持身心健康。
呜呜(wū wū)的意思:形容哭声或者汽车、风等的声音。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榛莽(zhēn mǎng)的意思:指草木丛生、茂盛的样子,形容景物繁茂或事物繁杂。
征战(zhēng zhàn)的意思:指战争或军事行动中的征服和战斗。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登西城门》描绘了登城远眺时所见的苍凉景象。首句"登城望神州,风尘暗淮楚",以登城的动作起笔,展现出广阔的视野和动荡不安的气氛,淮楚之地被风尘笼罩,暗示战乱频仍。
"江山带睥睨,烽火接楼橹"进一步描绘了战事的紧张,江山如画,却因战争而显得险峻,烽火连天,烽烟直逼城楼。"并吞何时休,百骨易寸土"表达了对无尽战乱的忧虑,战争的残酷使得无数生命化为尘土,土地的价值在战火中变得微不足道。
"向来禾黍地,雨露长榛莽",昔日的农田如今荒芜,只有杂草丛生,揭示了战争对民生的破坏。"不见征战场,那知边人苦",诗人借此表达对普通民众苦难的同情,他们无法亲眼目睹战争的惨烈,却承受着其带来的痛苦。
"马惊西风笳,鸟散落日鼓"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战乱的氛围,战马受惊,鸟群四散,落日余晖下的鼓声更显凄凉。最后,"呜呜城下水,流恨自今古"以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无尽的哀愁,将人们的悲痛之情融入历史的长河中,寓意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战乱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吴中汤孟实余闻之衍师道原同居七世矣能率正其家人庭无间言室无私藏诸舍少有不律辄晨起盛服至其寝门引咎自责必改而后止天子赐复以表孝义之门馆阁名臣皆为诗歌美之余虽未见君子中心藏之矣遂为之诗所谓不必寄元也
麋鹿尚群聚,鸾凤自孤鶱。
请书汤氏事,愿使薄俗敦。
其人字君实,其貌肃且温。
推孝达本始,同居及诸孙。
聚食近千指,何曾异一门。
弟兄尽廉士,娣姒多淑媛。
室中无私藏,堂上绝忤言。
卖药隐东市,共知齿德尊。
佳气日充闾,五云郁屯屯。
九天降雨露,自叶将流根。
赐复以终世,举家蒙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