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七绝百首·其四十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蛾眉七绝百首(其四十五)》由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女性情感与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首句“钥启重关喧暴徒”,以“钥启”象征开启内心深处的情感之门,“重关”则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深邃,“喧暴徒”则描绘出情感爆发时的激烈与不可抑制。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强烈波动和对外界压力的回应。
次句“遮羞洒耻术都无”,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的指责与羞辱,却找不到合适的应对方法,只能默默承受,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来挽回颜面或洗清耻辱。这句诗反映了女性在特定社会环境下,面对不公与歧视时的无力感和痛苦。
第三句“托辞且自归璇室”,“璇室”常用来形容华丽而高雅的居所,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或理想中的避风港。诗人选择暂时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片刻的安宁与自我安慰,通过托辞来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
最后一句“此局看谁能竟扶”,“此局”指的是当前的困境或局面,诗人在这里提出疑问,似乎在思考谁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境,或是表达对现状难以改变的无奈。这句话蕴含了对命运的反思和对支持力量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女性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内心挣扎与抗争,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和对命运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萼红.送别
白蘋洲,有芦花似雪,人在木兰舟。
祖帐方开,骊歌未暌,斜照半入江楼。
话不了、缠绵意绪,早归鸿、相唤落沙头。
红蓼丹枫,青烟碧草,总为供愁。
此去几时重见,怅秾华易谢,零雨难收,落浦波空,渭城柳尽,欲饮还又回眸。
恨只恨、无情海水,趁归风、辄向西流。
毕竟难留,一宵长似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