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催 试 官 考 较 戏 作 宋 /苏 轼 八 月 十 五 夜 ,月 色 随 处 好 。不 择 茅 檐 与 市 楼 ,况 我 官 居 似 蓬 岛 。凤 咮 堂 前 野 桔 香 ,剑 潭 桥 畔 秋 荷 老 。八 月 十 八 潮 ,壮 观 天 下 无 。鲲 鹏 水 击 三 千 里 ,组 练 长 驱 十 万 夫 。红 旗 青 盖 互 明 灭 ,黑 沙 白 浪 相 吞 屠 。人 生 会 合 古 难 必 ,此 景 此 行 那 两 得 。愿 君 闻 此 添 蜡 烛 ,门 外 白 袍 如 立 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袍(bái páo)的意思:指官员的身份和地位。通常用来形容官员的高贵和权力。
白浪(bái làng)的意思:指海浪翻腾、波涛汹涌的景象。
不择(bù zé)的意思:不挑选,不选择
长驱(cháng qū)的意思:指长时间地奔驰或长途行军。
凤咮(fèng zhòu)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智慧出众,如凤凰之咮。
官居(guān jū)的意思:指担任官职并居住在官署之中。
红旗(hóng qí)的意思:红旗一般指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旗帜,代表着某种政治、宗教、组织或团体的特定信念、理念或目标。
互明(hù míng)的意思:相互理解,相互明白
会合(huì hé)的意思:指人们相聚在一起,共同会面。
鲲鹏(kūn péng)的意思:形容巨大的鸟或物体。
蜡烛(là zhú)的意思:比喻自我牺牲,为他人照明或服务。
两得(liǎng de)的意思:指一举多得,同时获得两个或以上的好处。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难必(nán b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不可能发生。
蓬岛(péng dǎo)的意思:蓬岛指的是一个虚幻的、不存在的地方。用来形容事物的虚幻或不切实际。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蓝天白云,形容天空晴朗明净。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市楼(shì lóu)的意思:指市场上的楼房,也比喻繁忙的市场。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水击(shuǐ jī)的意思:水击是一个四字成语,指的是水流冲击物体的力量。在引申意义上,水击也可以表示强大的力量或者突如其来的打击。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万夫(wàn fū)的意思:指千军万马,形容势大力强。
五夜(wǔ yè)的意思:连续五个晚上。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壮观(zhuàng guān)的意思:形容景象或场面非常宏大、庄严、美丽。
组练(zǔ liàn)的意思:指集体训练或合作练习。
- 注释
- 月色:明亮的月光。
随处:到处。
好:美好。
茅檐:简陋的茅屋。
市楼:繁华的高楼。
蓬岛:仙境般的居所。
凤咮堂:堂名。
野橘香:野橘的香气。
剑潭桥:桥名。
秋荷老:秋日荷花凋谢。
潮:大潮。
壮观:雄伟壮观。
天下无:世间少有。
鲲鹏:神话中的大鸟。
水击:激起水花。
组练:军队行列。
红旗:红色旗帜。
青盖:青色车盖。
明灭:忽明忽暗。
吞屠:交织、淹没。
会合:相聚。
古难必:古来难以预料。
两得:同时拥有。
蜡烛:象征增辉。
门外:门外边。
鹄:天鹅。
- 翻译
- 中秋夜晚,月光皎洁,何处不是美景。
不论是简陋的茅屋还是繁华的市楼,我的居所也如仙岛般宁静。
凤咮堂前野橘飘香,剑潭桥边秋荷凋零。
最令人惊叹的是,八月十八的大潮,壮丽无比,世间罕见。
如同鲲鹏展翅,激起三千里的浪花,十万大军列阵前行。
红色旗帜与青色车盖在月光下忽明忽暗,黑沙白浪交织,如同生死搏斗。
人生相聚实属不易,这样的景色和经历更是难得。
希望你听到这些,心中增添喜悦,仿佛门外白袍之人如天鹅独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的美丽景象,诗人苏轼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怀。开篇即以“月色随处好”展现了那夜的明月,不论是在荒废的茅屋还是繁华的市楼,都能见到这轮明月。这不仅描绘了景致,也反映出诗人超脱物外的情操。
紧接着,诗人提到了自己“官居似蓬岛”,这是对其仕途生涯的一种隐喻。蓬莱山是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地,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疏离感和超凡脱俗的情怀。
接下来的“凤咮堂前野橘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则具体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中的美丽景象。凤咮堂是指诗人的书房,而“野橘香”、“秋荷老”则表现出自然界的丰富生命力和季节变化。
中间提到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可能是在描绘一次特定的景象,即观赏潮汐之景。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则是对这一景象的夸张描述,以此展示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色。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这里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和形态,描绘出波涛汹涌、潮水冲击之下的惊心动魄场面。这些意象丰富的词汇,营造出一种激荡人心的壮观。
最后,“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聚散无常和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则是一种对朋友的期盼,希望对方能听到这番话语,在月色中加上一枝蜡烛,与诗人共同享受这一难得的美好时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怀,展现了苏轼超逸脱俗、怀抱壮丽山河之心胸的古典文学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