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陌 上 暮 春 唐 /武 元 衡 青 青 南 陌 柳 如 丝 ,柳 色 莺 声 晚 日 迟 。何 处 最 伤 游 客 思 ,春 风 三 月 落 花 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客思(kè sī)的意思: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南陌(nán mò)的意思:指南方的大道或街道。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晚日(wǎn rì)的意思:晚日指的是晚年或晚期,多用于形容人已经年老或事物已经过时。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游客(yóu kè)的意思:指到别的地方去游玩的人。
- 注释
- 青青:形容柳树颜色翠绿。
南陌:南方的道路。
柳如丝:柳树柔软如丝。
莺声:黄莺的鸣叫声。
晚日迟:夕阳下落缓慢。
何处:哪里。
最伤:最为感伤。
游客思:游子的思乡之情。
春风三月:春天的三月。
落花时:花朵凋落的时候。
- 翻译
- 青青的南边小路上,柳树柔顺如丝线。
傍晚时分,柳色与黄莺的歌声交织,显得夕阳西下特别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柳树和莺鸟声音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运用“青青南陌柳如丝”这一句,以鲜明的形象勾勒出初春时分外柔美的柳枝,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心中细腻的情感。
"柳色莺声晚日迟"一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柳树在暮春时分更加鲜艳的颜色,以及莺鸟清脆悦耳的声音。这里的“晚日迟”不仅是时间上的晚,也包含了季节即将过去的意味,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何处最伤游客思"一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在异乡他乡时对故土的深切怀念。这里的“何处”实际上是无处不在,因为对于游子来说,每一个地方都可能触动他的思绪。
"春风三月落花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在自然界,春风吹拂下柳絮纷飞,如同雪一般,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景象,但同时也带来了物是人非的哀愁。这里的“三月”正值春季,花瓣纷飞,更是在无声中诉说着季节更迭和生命流转的无常。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巧妙地表达了游子思念故乡的情感。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情绪,而是借助于春天的柳絮、莺声和落花,将内心深处的哀愁与乡愁融入到自然之中,展现了一种超脱而又温婉的美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城南闻禽鸟声喧甚为赋二十二韵
今日春气至,新禽各啁嘲。
岂无好唇舌,入耳何怓怓。
雊鹆最多端,能以巧自殽。
黄头亦翾给,微吭和且调。
无计颇滑熟,乌鸦与鹪鹩。
自馀不知名,喧呼杂竽箫。
黑衣猥雄黠,昼动固非枭。
均为乐其性,幸此风日朝。
城南六七曲,荒园绕榛茅。
我来感物变,何异在山郊。
惟闻黄鹂至,不闻叫交交。
当由恋幽谷,畏寒还避嚣。
群英盖壤内,小大一逍遥。
得气不足悦,触情遂相辽。
乘墉少年儿,挟弹欲见邀。
所规不满掬,翻令污厨庖。
鹰鹘势险薄,爪长尤善捎。
同群自戕击,此祸极无聊。
深藏务远晦,尚惧形色招。
危机布平陆,况乃纵轻僄。
悲怜复譬释,当鸣讵为妖。
但怀道傍树,信美非其巢。
《春日城南闻禽鸟声喧甚为赋二十二韵》【宋·戴表元】今日春气至,新禽各啁嘲。岂无好唇舌,入耳何怓怓。雊鹆最多端,能以巧自殽。黄头亦翾给,微吭和且调。无计颇滑熟,乌鸦与鹪鹩。自馀不知名,喧呼杂竽箫。黑衣猥雄黠,昼动固非枭。均为乐其性,幸此风日朝。城南六七曲,荒园绕榛茅。我来感物变,何异在山郊。惟闻黄鹂至,不闻叫交交。当由恋幽谷,畏寒还避嚣。群英盖壤内,小大一逍遥。得气不足悦,触情遂相辽。乘墉少年儿,挟弹欲见邀。所规不满掬,翻令污厨庖。鹰鹘势险薄,爪长尤善捎。同群自戕击,此祸极无聊。深藏务远晦,尚惧形色招。危机布平陆,况乃纵轻僄。悲怜复譬释,当鸣讵为妖。但怀道傍树,信美非其巢。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4767c69db43f5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