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夜雨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南歌子·夜雨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黄琬璚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美的夜晚景象。
“琴润音初涩,香寒篆易消。” 开篇以琴声和香篆为引,琴声因湿润而略显涩滞,香篆在寒冷中易于消散,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琴音与香烟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也暗示了情感的微妙波动。
“凉夜雨潇潇。” 雨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潇潇之声仿佛诉说着无尽的思绪。这一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通过雨滴的节奏感,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
“窗前清可听,没芭蕉。” 最后一句,将视线转向室内,窗外的雨声透过窗户,清晰地传入室内,与室内可能的芭蕉叶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和谐。这里的“没”字,或许是指芭蕉叶被雨水覆盖,或是指芭蕉叶在雨声中轻轻摇曳,增添了几分诗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夜晚的雨景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郁的意境,让人在静谧的夜晚中感受到深沉的情感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四面云山亭子作歌
山庄中山最高处,千峰万岭莫与齐。
金山黑山山城外,虽高于此望觉低。
避暑本自无暑到,夏不厌凉语可稽。
乘閒策马试登陟,浓青深翠盘云蹊。
每值嘉荫辄止憩,为恐仆从劳攀跻。
到来一笠冠绝顶,天风拂拂吹天䨑。
有时晴光摇草树,有时晦影沈岩溪。
吾知之矣起予思,便与作歌亭柱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