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丈示及红梅腊梅借韵两诗辄复和呈以发一笑·其二》
《宋丈示及红梅腊梅借韵两诗辄复和呈以发一笑·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风雪催残腊南枝夜空

谁知荒草里,却有暗香同。

质莹轻黄外,芳滕浅绛中。

不遭岑寂侣,何以媚孤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香(àn xiāng)的意思:指不张扬却能散发出迷人香气的美好事物或个人。

残腊(cán là)的意思:指在岁末年初,冬天将尽、春天将至之际,残存的冬季寒冷。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轻黄(qīng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浅黄或淡黄。

夜空(yè kōng)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容易做梦,也比喻遭遇困难时思虑过多,担心过度。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红梅与腊梅在风雪中的独特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首句“风雪催残腊”,描绘了冬日严寒,风雪交加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环境的严峻。接着,“南枝一夜空”则点明了诗的主题——在寒冷的夜晚,南方的树枝上只剩下梅花独自绽放,展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独立开放的品格。

“谁知荒草里,却有暗香同。”这两句转折,揭示了梅花虽处荒草之中,但依然散发着幽幽的香气,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梅花的高雅与独特。

“质莹轻黄外,芳腾浅绛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外在与内在之美。梅花的花瓣质地纯净,颜色淡雅,而其香气则如同火焰般在浅绛色的花心中燃烧,既表现了梅花的色泽之美,也寓意了其内在的活力与生命力。

最后,“不遭岑寂侣,何以媚孤丛。”诗人通过梅花与孤独的同伴(可能是指其他植物或自然界的寂静)的对比,强调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它在孤独中展现的美丽。这句话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独立与坚韧,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处之美的一种欣赏和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在恶劣环境下的顽强生长和独特美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杂诗·其十四

晨炊未登盘,饥肠已戚戚。

欲问堂上人,先闻发叹息。

苟念一饷饥,况艰终岁食。

茫茫九州间,几人悲罄室。

吾欲呼天工,驱雷驾云龙。

十日一风雨,五谷年常丰。

佩刀化为农,孙哺百岁翁。

完助阴阳功,不顾吾盘空。

(0)

杂诗·其一

猗兰生幽林,秀叶凝绿滋。

含芬静不发,默与清风期。

美人闲婉娈,遗世从云螭。

袖中双珠明,照人冰玉姿。

群动溺忧患,閟光无同嘻。

寂寥岁将晚,独往歌紫芝。

(0)

题方干旧隐·其二

奇峰重复叠,宅在翠屏间。

僧到偏怜静,云留自共闲。

岩前樵径接,门外钓舟还。

老约为邻并,须求一亩山。

(0)

南楼晚望

海角长安望尔赊,日边云影更横斜。

身闲梦觉俱成蝶,眼病朝昏只见花。

可但陶潜能避俗,不应范蠡便浮家。

君恩未报惊华发,目断飞鸿水四涯。

(0)

知郡韩公挽诗·其二

雁塔联名旧,盐车得路先。

凌云曾诵赋,纵壑愿推贤。

继剖龙溪竹,同归象骨田。

伤心老盘谷,谁与序山川。

(0)

留题鉴远楼·其一

表里江山面面来,秋风此日偶徘徊。

尘埃阅尽心如鉴,一到江楼眼为开。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