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儒今作相,敦学旧为师。
下际天光近,中来帝渥滋。
敦学(dūn xué)的意思:敦学是指勤奋学习,努力修养的意思。
国朝(guó cháo)的意思:国家的朝代,特指中国古代的朝代。
金殿(jīn diàn)的意思:形容建筑华丽富丽,金碧辉煌。
良史(liáng shǐ)的意思:指历史上有德行、有功绩的人的美名。
论思(lùn sī)的意思:指思考、讨论问题。
能事(néng shì)的意思:指能力强,事情办得好的人。
锵锵(qiāng qiā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清脆。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谈道(tán dào)的意思:指谈论道义或讲述道理。
天光(tiān guāng)的意思:指天空的光亮,也可引申为指天亮的时候。
同时(tóng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件、行动或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发生或存在。
文成(wén chéng)的意思:指文章或事物的成就、完成。
招贤(zhāo xián)的意思:招聘有才能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金殿中举行的盛大宴会,皇帝招揽贤才,并在石渠内进行仪式性的拜谒。宴席上,文人墨客欢聚畅谈,交流文学创作,彰显了当时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学术的尊贵。诗中的“用儒今作相”和“敦学旧为师”两句,表明了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强调了教育的传承。
下半首则转向宏伟的天光以及帝王的恩泽,最后一句“国朝良史载,能事日论思”,意味着这样的盛举和贤才们的智慧都将被历史记载,并成为后人研讨的对象。整首诗通过对宴会情景的描绘,以及对文化教育重视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成就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