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认一帘墙外,那如双鬓楼东。
是他不放小园空,略比玉壶松。
谅有意偎人,烟横渐拆,日淡斜烘。
比玉(bǐ yù)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价值卓越。
裁成(cái chéng)的意思:指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道马(dào mǎ)的意思:指道路通畅,马匹奔腾。形容交通便利,畅通无阻。
赋物(fù wù)的意思:赋予物品以特殊的意义或价值。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夹道(jiā dào)的意思:指被夹在两者之间,无法自由行动或选择的境地。
看上(kàn sh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物产生好感或赞赏。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倩影(qiàn yǐng)的意思:倩影指的是美丽的身影或者美丽的形象。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微濛(wēi méng)的意思:微弱的雾气或云雾。
妖冶(yāo yě)的意思:形容女性妩媚动人,风情万种。
游侣(yóu lǚ)的意思:指游玩的伙伴或同伴。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有些(yǒu xiē)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较少,不完全,不全面。
玉壶(yù hú)的意思:指美酒。也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境地。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这首《木兰花慢》描绘了春日里木兰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观察与深情的感慨。
首先,“问艳春何处”,诗人以疑问开篇,引出对春天美景的探寻。接着“三四点,雨声中”,描绘了春雨中的几朵木兰花,虽在雨声中,却依然绽放,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
“便倩影裁成,疏红不闹,衬粉玲珑”几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木兰花比作精心裁剪的红色花瓣,轻盈而不张扬,与粉色的背景相映成趣,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木兰花的雅致与美丽。
“枝头有些冷在,笑尚书、赋物未能工”两句,诗人借“尚书”之口,表达了对木兰花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文人笔下未能完全捕捉到木兰花之美的遗憾,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好认一帘墙外,那如双鬓楼东”通过视觉对比,将木兰花与远处的景物相连,营造出一种远近结合、层次分明的画面感。
“是他不放小园空,略比玉壶松”一句,诗人将木兰花与玉壶松进行比较,赞美其虽不如松树高大挺拔,却也别有一番韵味,丰富了诗歌的主题。
“谅有意偎人,烟横渐拆,日淡斜烘”几句,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木兰花在烟雾缭绕、阳光斜照下的柔美姿态,进一步渲染了木兰花的温婉与迷人。
最后,“追看上林游侣,趁垂杨、夹道马蹄浓”两句,诗人将木兰花与上林苑的游人、垂柳和马蹄声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木兰花作为春天使者,吸引着人们前来观赏的场景。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木兰花在春日里的美丽与魅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三秋月冷半山云,来谒维摩必有因。
特见岭梅开一朵,也应知道不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