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蜺蕣谷暑中即事》
《蜺蕣谷暑中即事》全文
明 / 袁中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只许山僧此君柴门久已人群

梅花奥里孤筇至,不是寒灰是冷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ùnshǔzhōngshì
míng / yuánzhōngdào

zhīshānsēngduìjūncháiménjiǔduànrénqún

méihuāàoqióngzhìshìhánhuīshìlěngyú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孤筇(gū qióng)的意思:形容孤立无援,缺乏支持和帮助。

寒灰(hán huī)的意思:指贫困、落魄的境况。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人群(rén qún)的意思:形容人群非常多,数量庞大。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蜺蕣谷暑中即事》,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袁中道。诗中以山僧和梅花为描绘对象,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独特心境。"只许山僧对此君",暗示了诗人与世隔绝,只有山僧这样的隐者才能共享这份宁静;"柴门久已断人群"进一步强调了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梅花奥里孤筇至",梅花作为寒冬开放的象征,与孤筇(竹杖)相伴,形象地描绘出山僧独自寻访梅香的场景,透露出淡泊孤寂的意蕴;"不是寒灰是冷云",将梅花比喻为冷云,既写出梅花的洁白无瑕,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冷静与超然。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山僧赏梅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与追求。

作者介绍
袁中道

袁中道
朝代:明   字:小修   籍贯:明荆州府公安   生辰:1570—1623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猜你喜欢

游滁山二十咏·其十七出洞扪萝而上为旷览亭亭虽废而远眺独宜

千里川原似一毡,胸中丘壑转悠然。

及兹心目方无障,何处云峰欲比肩。

(0)

赞成功

昨梦东海,行复扬尘。飘然风叶堕纷纷。

可堪回首,美景良辰。只今伫望,第几重云。

(0)

戚氏.寒食市楼

夕阳边。青旗沽酒艳游天。

绣碧山城,舞红台榭,委寒烟。凭栏。尽漫漫。

游丝落絮忒无端。

行人驻马回首,对此风景几萦牵。

古道惆怅,芳韶百五,暗销雨断风连。

正临花燕驿,簪柳莺户,争闹晴暄。婪尾自惜春妍。

垆畔醉卧,冉冉付当筵。

街帘悄、浅亲邻火,但俯华颠。念乡园。

倦旅梦绕参旗,拂晓戍鼓催船。

劝归未得,杜宇声声,且与随分尊前。

信有平生赏,当闲暇日,艳笑清欢。

便是离家易感,遇良辰、俊约总依然。

朅来故国平居,去情宛谢,空醒登临眼。

怨暮云、憔悴天涯伴。多少事、凄语时年。

剩素怀、冷节相怜。泪纨湿、雁绝旧山川。

共飞花远,韩翃句好,汉苑休传。

(0)

新雁过妆楼.得晦闻书,怅然赋答

玉合罗囊。红香小、相怜蠹损春装。

浣襟兰泚,羞照一水昏黄。

倦眼西风谁最念,冻萤带雨弄书光。泪绡藏。

故人惯识,淹过重阳。

华堂当时送客,怨背窗暗烛,不照回肠。

岁寒身世,歌外落雁清霜。

芳尊自吟自泣,任持摺、花前金缕裳。

香奁集,算只除彤管,谁与冬郎。

(0)

菩萨蛮

宫眉新样黄初吐。梦惊粉重西园雨。弱薄不胜衣。

满园莺乱飞。楼头花事寂。金雁无消息。

怎得晚春时。薄情郎早归。

(0)

减字浣溪纱

綵胜钗头故故斜。垂杨深巷泰娘家。

惜花人更瘦于花。

眉黛可怜虚夜月,脸红从此断朝霞。

伤心一语抵天涯。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