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晨光熹微之际,北山景色的清新与宁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通过“晴拂孤山破晓阴”一句,展现了阳光穿透薄雾,轻拂过孤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暝烟犹在柳边深”则描绘了夜晚残留的烟霭在晨光中逐渐消散,柳树周围仍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雾,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试从淡墨微茫外,商略青层到碧浔。”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诗人想象着从淡墨描绘的模糊边缘开始,探索那片青翠欲滴的山峦,直至碧绿的水边。这里运用了“淡墨”这一艺术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画作或自然景象的朦胧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入思考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买陂塘.凉夜
过黄昏、斜阳收了,画帘几桁催卷。
窗灯不上情更好,月出梧桐庭院。花气袅。
几缕柔风,催趁虫声懒。罗衣早换。
尽美睡堪寻,零诗漫拾,已是夜过半。
秋期近,仰见疏星远汉。新凉消息谁管。
山中猿鹤怜归晚,我已心先南雁。诗梦浅。
怕古寺、钟晴密杵摇偏缓。纱帷漫卷。
任藤枕频欹,晓凉未减,安簟宜清旦。
一萼红
北城阴。对钟陵一角,晓色碧于簪。
虚阁分苔,疏泉引笕,尘鞅还又销沈。
断桥外、灵旂卷雨,忍问取、离兽与哀禽。
楚魄谁招,商歌正激,独自登临。
赢得乱蝉高树,共琴书换日,澹到禅心。
顾子幽栖,邓侯饥走,三径谁更相寻。
且同拭、龙泉起舞,算关右、频调万黄金。
不为秋来鬓丝,已是霜深。
琐窗寒.二十一日过湘南一小湖,微阴作寒,垂垂有雪意,远峰数点如野鸟掠帆去,沙水明瑟,时有渔舟三两,溯洄菰芦中,湖上村落,柴门昼闭,不复知世有劳人也
一棹西风,蘋乡秋老,冷红犹积。
昏鸦去翼,尚带霜前离色。
卷南湖、千叠冻云,峭帆影瘦残岫碧。
渐寒汀水落,荒村人语,最伤孤客。
征篷又暝,便送尽归潮,已非江国。
渔天断苇,似我年年踪迹。
问烟波、旧时钓徒,雁程倦柳应未识。
奈吹寒、戍角声声,夜壑招楚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