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舟中·其十八》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辽海之中的独特景象与心境。诗人以辽阔的海洋为背景,通过“边声尽入海”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边声,通常指的是边境地带的声音,这里被巧妙地转化为海洋深处的声音,暗示着舟行于无垠大海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
“舟子殊未知”一句,点出了船上人的无知觉状态,他们或许沉浸于航行的日常,对外界的变化不甚敏感。这种“殊未知”不仅指对自然环境的感知,也暗含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发现。
接下来,“携板坐船头,对月歌竹枝”两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活动与情感。他携带木板坐在船头,面对着明亮的月亮,唱起了竹枝词。竹枝词是古代流传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常用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是对生活的感慨。在这里,它成为了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媒介,通过歌声与月光的映照,将个人的情感与辽阔的海洋相融合,形成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诗意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辽海的独特情境,以及诗人在此情境下所感受到的内心世界。它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由和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五金陵乌衣园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浦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睛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