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涿鹿道中赋得陌上尘》
《涿鹿道中赋得陌上尘》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每与群动起氤氲大堤

随风柳絮,碾地扑花泥。

不受文犀辟,相吹野马迷。

明朝御沟近,可似濯缨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堤(dà dī)的意思:指宽阔高大的堤坝,比喻坚固稳定的基础或安全保障。

动起(dòng qǐ)的意思:指行动起来,开始做某件事情。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扑花(pū huā)的意思:形容人追求虚名、沽名钓誉的行为。

群动(qún dò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动物群体一起活动或移动的景象。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文犀(wén xī)的意思:比喻书籍、文章等具有珍贵的价值。

野马(yě mǎ)的意思:指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御沟(yù gōu)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在出行时,由官员和士兵护卫,以及清理道路,确保畅通无阻。

鉴赏

此诗描绘了涿鹿道中的尘土景象,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首句“每与群动起,氤氲蒲大堤”以群动兴起,氤氲弥漫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氛围。接着“随风萦柳絮,碾地扑花泥”两句,通过柳絮随风飘扬,尘土在地面翻滚,形象地描绘了尘土与风的互动,赋予了尘土以生命力。

“不受文犀辟,相吹野马迷”则进一步深化了尘土的特性,它不受文犀辟除,反而与野马的奔跑相呼应,使得尘土的飞扬更加不可控,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神秘感。最后,“明朝御沟近,可似濯缨溪”两句,将视线拉回现实,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暗示尘土虽无常,但生活依旧继续,给人以希望和宁静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尘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尘埃与风、柳絮、花泥等元素的和谐共存,以及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动态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拟归田园居

朝游南山去,暮采紫芝归。

云烟出树杪,明月穿我扉。

荒村绝罗网,鸿雁任高飞。

造物自有意,人生当知几。

(0)

将抵巢县舟中作

村村布谷啼,岸岸柳花飞。

正爱雨芳歇,不知春已归。

晓烟迷荻渚,新水上苔矶。

渐觉牛山近,长歌指翠微。

(0)

南旺道中

凄凉踪迹似浮萍,千里回流溯剪瓶。

入夏始知芳草绿,向南频见远山青。

高低沙际鸦迎缆,疏密林间水绕亭。

风景渐同江左秀,归欤何必怨湘灵。

(0)

春草四首·其四

雨中啼彻鹧鸪声,听到窗前韵倍清。

随意沿阶青不扫,所思远道碧无情。

几番风信难寻迹,如此烟痕费写生。

最好夕阳金粉丽,自然图画本天成。

(0)

春草四首·其二

杏紫桃绯烂漫中,看朱成碧隔芳丛。

暖薰蛱蝶三竿日,稳牧牛羊一笛风。

飞絮黏云上新绿,落花作雨亲残红。

离离才得轻飔拂,如海春深小院东。

(0)

牡丹

魏紫当年信足夸,玉楼春色也繁华。

绿云髻鬌双环护,红晕轻盈百宝遮。

笑我疏狂抛富贵,凭君豪兴说瑜瑕。

明宵莫负酬花约,醉倚东风看月斜。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