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更漏子.午饮》
《更漏子.午饮》全文
清 / 彭孙遹   形式: 词  词牌: 更漏子

额妆轻,眉影细。发际莹莹光腻。收宝镜,炷沉烟。

低头急绣缠。菖蒲碧,榴房赤。午酒中人无力

罗袂薄,晚风凉幽兰体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镜(bǎo jìng)的意思:比喻正直无私,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人或事物。

菖蒲(chāng pú)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无私,不受外界诱惑的品质。

低头(dī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谦卑、屈服、顺从等。

额妆(é zhuāng)的意思:指额头上的装饰物,比喻虚假的外表或假装的行为。

发际(fà jì)的意思:指头发的生长位置,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起始或边缘。

风凉(fēng liáng)的意思:形容心情凉爽,舒适。

榴房(liú fáng)的意思:榴房是指石榴的果实,比喻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

罗袂(luó mèi)的意思:指众多人物一起穿着华丽的衣袍,形容人群中人多且衣着华丽。

体香(tǐ xiāng)的意思:指体味芳香,形容身体健康、气味宜人。

午酒(wǔ jiǔ)的意思:午饭后喝酒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莹莹(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幽兰(yōu l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清雅、高洁的环境中成长,保持纯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质。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鉴赏

这首《更漏子·午饮》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午后的悠闲时光里享受美酒与香花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感官体验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首先,“额妆轻,眉影细”两句,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女子精致的妆容,轻描淡写间展现出她的优雅与温婉。接着,“发际莹莹光腻”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秀发的光泽与细腻,仿佛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令人不禁心生向往。

“收宝镜,炷沉烟”则展现了女子午后的宁静时光,她收起镜子,点燃沉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低头急绣缠”的描述,暗示了女子在享受片刻宁静的同时,也不忘手中的针线活,体现了她生活的细致与多才多艺。

接下来,“菖蒲碧,榴房赤”两句,通过对比色彩鲜明的菖蒲与石榴,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寓意着生机与繁荣。而“午酒中人无力”则巧妙地描绘了女子在午后的微醺状态,酒意朦胧中透露出一种慵懒而惬意的美感。

最后,“罗袂薄,晚风凉”两句,通过轻薄的罗纱与凉爽的晚风,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而“幽兰被体香”则以幽兰的香气作为点睛之笔,不仅强化了环境的雅致,也象征着女子内在的高洁与美好。

整体而言,《更漏子·午饮》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在午后时光中的闲适与美好,既是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捕捉,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充满了诗意与情感的共鸣。

作者介绍
彭孙遹

彭孙遹
朝代:清   字:骏孙   号:羡门   籍贯:又号金粟山   生辰:yù)(1631—1700

彭孙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猜你喜欢

江上词·其二

蒲叶青青艾酒黄,移来孤艇共相将。

江头几点分龙雨,一半霏微半夕阳。

(0)

秋日闭关·其三

观书了无味,卖文不值钱。

烧笔偿文债,枕书惟高眠。

(0)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其十一

元龙据一榻,宾至榻下坐。

我以榻为宾,此榻亦忘我。

(0)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其三

偶阅古人书,了不异人意。

强作一家言,欲占千秋事。

(0)

游玄妙观阅宣和碑

斜阳荒陇草芊芊,遗搆犹存数尺椽。

扪碣始知宋日月,览图曾忆汉山川。

莺花别领暄寒候,混沌谁司开凿权。

逢著阿僧难向说,一龛灯对古堂前。

(0)

高仲良见和为园小作倚韵有答

难将慧舌比莺儿,蝉嘒蛙咙只任之。

涂抹自知嫫母丑,斧斤全藉郢人私。

一声清戛疏篁月,几阵香馩芳桂枝。

雨湿诗筒烟满纸,挑灯吟到夜分时。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