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院苔》
《僧院苔》全文
宋 / 赵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香销人寂寂,铺碧断尘埃

积雨声初尽,高僧定未开。

冷痕穿竹去,秋阵隔泉回。

此处应长在,閒人况不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yuàntái
sòng / zhàoxiāng

xiāngxiāorénduànchénāi

shēngchūjìngāosēngdìngwèikāi

lěnghén穿chuānzhúqiūzhènquánhuí

chùyìngchángzàixiánrénkuàngl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注释
香销:香气消失。
寂寂:非常安静。
铺碧:绿色覆盖。
断尘埃:隔绝尘世。
积雨:连绵的雨。
尽:停止。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定未开:禅定未被打扰。
冷痕:寒意的痕迹。
穿竹去:穿透竹林。
秋阵:秋风阵。
隔泉回:隔着泉水回荡。
应长在:本应长久存在。
閒人:闲适的人。
况不来:更何况不会来。
翻译
香气消散,四周寂静无声,绿色铺展,阻断了尘世的喧嚣。
连绵的雨声终于停歇,高僧的禅定还未被打扰。
冷意透过竹林,秋风吹过泉水,回荡着阵阵涟漪。
这里本该长久留存,闲人又怎会轻易造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僧院景象。"香销人寂寂",写出了僧院中香烟袅袅的氛围已经消散,只剩下一片寂静,反映出僧人的修行生活和环境的清净。"铺碧断尘埃",则以青苔铺满地面的形象,暗示了僧院远离世俗喧嚣,只有自然之色留存。

"积雨声初尽",诗人捕捉到雨后的片刻宁静,积雨的声音刚刚停止,显得格外清晰。"高僧定未开",进一步描绘僧人在禅定中未被打扰的状态,体现了僧院的宁静与修行者的专注。

"冷痕穿竹去,秋阵隔泉回",通过描绘冷意透过竹林,秋风吹过泉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意境。这句诗运用动态的元素,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此处应长在,閒人况不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认为这样的僧院环境应该永远保持,因为闲适之人更是不会轻易涉足。

总的来说,赵湘的《僧院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院的静谧与禅意,展现了诗人对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自然与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赵湘

赵湘
朝代:宋

赵湘(959-993),字叔灵,祖籍南阳(《南阳集》卷一《后感知赋序》),居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据《宋诗纪事》卷五)。太宗淳化三年(992)进士,授庐江尉。四年卒,年三十三(《景文集》卷四五《南阳集序》)。其后以孙赵抃贵,追赠司徒。湘之文扫除排俗,有孙、李遗风。赵湘诗风骨苍秀。
猜你喜欢

依韵和王微之学士

坐筹国事尚才堪,屈指同年祇二三。

平昔醉乡营别业,如今仙籍换头衔。

光阴老去犹能惜,世事閒来不更谈。

闻说进书归秘阁,绝胜流落在山岩。

(0)

清明之游子先不与仲求有诗寄之使某次韵·其二

谁学枝头百啭莺,故临风作断肠声。

欲迟游骑从容住,还惜征车取次行。

(0)

同文渊夜坐怀伯兄

月外征鸿自北飞,溪边流水亦东归。

相思欲往还多畏,自笑浮生事事非。

(0)

和仲子中谢寄福州荔圆

五月南州荔子花,道山杳霭路歧赊。

谁将长乐陈生笔,写寄于陵仲子家。

(0)

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其六

佛印电目海潮音,貌古瘦瘁如孤松。

心已了达诸佛相,酬酢纵横无滞碍。

以大慈悲为演说,登阐沈幽度众生。

至第一义而不传,而无一义不传者。

我今焚香赞叹礼,十方国土即闻知。

愿师与我及众生,一切长在真实地。

(0)

和舅氏和仲游朱萝洞·其一

杳霭冲融烟雨间,攀跻经涉几重关。

洞天见说非人世,何似蓬莱海上山。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