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卧室四咏(其四)石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至人境界的追求和对梦境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
“至人本无梦”,开篇即点明主题,至人,指的是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他们超脱于世俗,心灵纯净,因此无需经历梦境的纷扰。“何者蕉中鹿”,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比喻那些在虚幻世界中寻找自我存在意义的人,如同在蕉叶中寻找鹿影,终究是徒劳无功的。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实自我的深刻理解。
“松风满石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松树的风声在石栏杆间回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任意黄梁熟”则借用卢仝《月蚀诗》中的典故,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黄粱一梦,象征着短暂与虚幻,与前文的至人无梦形成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至人境界的向往、梦境与现实的辩证思考,以及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降中央
廓玄览神清,性净健体轻驰。无涯炳焕光飞。
月样披离。挥霍千灵变态,触处头头显仪。
念慧除迷。拍怀冰莹赴瑶池。
嘉宾燕会,散异香、氤氲绛帏。
乐奏清音相陪,庆饮神怡。
无生体段,笑傲归、真境宠绥。
浩劫圆明,迥超无上混希夷。
蓦山溪.赠都下门人
都城吾辈,办道休生退。
百行勿相违,常体三光不昧。
天玄地妙,真慧撮灵明,亲益友,论长生,此理应无赛。
太平逸乐,亘古真无坏。
一粒化生珠,两道光明作对。
人天法界,随处爇心香,超造化,越娑婆,稳赴瑶池会。
满庭芳
丹灶为冈,清洋蟠绕,昔居王远家庄。
八山耸翠,四水聚贤良。
五彩祥云覆罩,三天上、仙韵琅琅。
金童报,九霄传送,无外我容光。
空生初请问,真如善应,大法空王。
演苦空般若,左右圆方。
立教分乘引度,通十地、诸圣藏岁。
虚空里,希夷大道,洗劫永无疆。
神光灿
石中隐玉,蚌内藏珠,须凭匠手功夫。
里面真光,显现恰似元初。
欲要明心识性,把般般、打破空虚。
清净处,见天如玉案,秋夜蟾孤。
自是十方明彻,握阴阳枢要,尘垢难拘。
古往达人,因此妙入无馀。
论甚千枝万叶,与儒门、释道同居。
常归一,证圆成了了,得赴仙都。
水调歌头.赵相公寿日
秋色入林杪,湛湛碧天长。
篱边数丛黄菊,次第吐清香。
自昔群真朝会,共话人间兴废,应运佐时康。
遽命骑鲸客,飙羽下穹苍。禀天和,怀信惠,效忠良。
甘分重职调御,大度愈恢张。
况是从来声价,优渥溥沾高下,民愿庇馀光。
献颂期君寿,永与镇安阳。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