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四》全文
- 注释
- 岩壑:岩石和山谷。
恣:随意,放纵。
登临:攀登到达。
莹目:使眼睛明亮,愉悦视觉。
怡心:使心情舒畅。
风篁:风吹动的竹林。
类:类似,像。
长笛:一种乐器,这里形容竹林的声音。
流水:流动的水。
当:犹如,好似。
鸣琴:弹奏的琴,形容水声悦耳。
- 翻译
- 随意攀登岩石山谷,美景令眼睛愉悦,心情舒畅。
风吹竹林如同悠长的笛声,流水仿佛在弹奏古琴。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融情于景的诗句。开篇“岩壑恣登临”写出了诗人攀登高岩,欣赏壮丽景色的画面。“莹目复怡心”则表达了在大自然中观赏美景所带来的心旷神怡之感。
接下来的“风篁类长笛”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风声与长笛相提并论,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的声音美。紧接着,“流水当鸣琴”则将潺潺的流水声音比作琴音,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声的细腻感受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副动人的山水画卷,更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将大自然的声音转化为音乐般的美妙,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雄雉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寄杜位
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