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灯影向东去,树递雨声从北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眼(bìng yǎn)的意思:形容眼睛生病或眼睛看东西有问题。
不材(bù cái)的意思:指人才不足、能力低下,没有什么才能或价值。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灯影(dēng yǐng)的意思:指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比喻短暂的存在或虚幻的事物。
高情(gāo qíng)的意思:指感情高尚、慷慨豪放。
垢腻(gòu nì)的意思:指言语、行为低俗下流、不堪入目,涉及猥亵、猥亵等方面的违法行为。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南华(nán huá)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华夏人,也泛指南方人。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暂息(zàn xī)的意思:指暂时停止或中断某种活动或行动。
征车(zhēng chē)的意思:指征收车辆,征用车辆。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驿步》,创作于唐代,由著名诗人韩偓所撰。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首句“暂息征车病眼开”,表达了诗人因疲惫不堪而暂时停下行进,闭目养神的情景。这里的“征车”指的是旅行用的马车,“病眼”则象征着旅途中的劳顿与视觉上的疲惫。
接着,“况穿松竹入楼台”,描绘了诗人所到之处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美,通过“松竹”和“楼台”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幽雅的画面。
第三句“江流灯影向东去”,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描绘。诗人观察到河水中映照着的灯光随着水流向东方移动,这不仅是视觉上的美,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中的不断前行。
“树递雨声从北来”一句,则通过听觉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声音,特别是在雨中,树木间传来的雨声仿佛自北方而来,增添了一种深远的感觉。
下面两句“物近刘舆招垢腻,风经庾亮污尘埃”,是对历史人物刘伶和庾信的引用。刘伶因其简陋的生活方式而著名,被视为隐逸之人;庾信则以文采横溢、才华出众而知名,但也常被诟病其不拘小节。此处诗人借这两位人物,表达了对世事沧桑与个人境遇的感慨。
最后,“高情自古多惆怅,赖有南华养不材”一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高情”指的是深厚的情感,“南华”则是道家圣地的代称,朱熹认为《庄子》即《南华经》,因此“赖有南华养不才”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滋润和慰藉,以此来抚慰自己内心的忧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