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逊古佩刀,公辅誇王祥。
斯物由天成,匪但工之良。
百鍊(bǎi liàn)的意思:形容经过多次磨砺、锤炼后变得坚强、不可动摇。
步光(bù guāng)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轻盈、快速。
尺铁(chǐ tiě)的意思:指衡量事物的标准或尺度。
公辅(gōng fǔ)的意思:指在政务上担任重要的辅助角色,帮助主要负责人完成工作。
光扬(guāng y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显露出扬起的风采。
会须(huì xū)的意思:指能力高强,技巧娴熟。
奸邪(jiān xié)的意思:指心术不正,行为恶劣,具有欺诈、狡猾、犯罪等负面意义。
开张(kāi zhāng)的意思:开始或开展某项活动或业务。
巧事(qiǎo shì)的意思:指一件出乎意料的、巧合的事情。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神光(shén guāng)的意思:指神奇的光芒或超凡的光辉。
天成(tiān chéng)的意思:指天生的才能或优点,形容人的天赋或品质非常出众。
犀玉(xī yù)的意思:指极其稀少的宝贵之物,也比喻难得的人才或稀罕的事物。
小试(xiǎo shì)的意思:进行初步尝试或试验,以便了解情况或能力。
晔晔(yè yè)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中藏(zhōng cáng)的意思:中间隐藏着。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精美的剑,它不仅是实用的武器,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象征。诗人通过对剑的描述,表现了对勇气、正义和高贵品质的赞美。
“岂无三尺铁”一句,开篇便提出了一个疑问,仿佛在询问这把剑是否存在,它的长度是否达到三尺。这不仅是在描写剑的形制,更暗示了这把剑所承载的非凡意义和力量。
接下来的“巧事犀玉妆”则是对剑饰的细致描绘,犀玉妆指的是剑上的装饰,这里的“巧事”表明这些装饰工艺精湛,美轮美奂。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工匠技艺的赞赏,也彰显了这把剑的珍贵与独特。
“惟君匣中藏,百鍊侔步光”则是说这把剑被珍藏在匣中,它经过百次以上的锻炼,所以光芒闪耀。这里的“匣中藏”意味着这把剑非同凡响,是需要特别保管的宝物,而“百鍊侔步光”则形象地表达了剑经过无数次打磨和锤炼后的光泽与坚韧。
在“小试锋莫当,崖石中开张”的这两句里,诗人通过对剑锋利的描述,展现了它的实用价值。即使是轻微地试探其锋芒,也能在坚硬如崖石般的物体上留下痕迹。这既展示了剑的锋锐,也象征着正义力量的不可阻挡。
“会须斩奸邪,晔晔神光扬”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剑的象征意义。诗人表达的是,这把剑应当用于斩除世间的奸邪之徒,而它所散发的神圣光芒,是正义与勇气的体现。
“未逊古佩刀,公辅誇王祥”这两句中,“未逊古佩刀”意味着这把剑不亚于古代传说中的宝刀,它承载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而“公辅誇王祥”则是对拥有这把剑的人物品质的赞誉,表明持有者应当是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他们能够辅佐君主,带来吉祥。
最后,“斯物由天成,匪但工之良”强调了这把剑并非仅凭人力所制,而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它的精妙不仅在于工艺,更在于它蕴含的天然之韵。这也暗示着诗人对这一艺术品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把剑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力量、勇气、正义以及工艺美学的崇尚,同时也是诗人个人品味与文化素养的体现。
青山护村落,暗水通沟渠。
人行禾黍间,漫漫迷所之。
里社压新醪,击鲜赛丛祠。
田父相劳苦,雨旸无失时。
龙骨挂屋敖,秋熟可预期。
行行度岗涧,泉石多幽奇。
微风发清籁,好鸟吟高枝。
此中有佳趣,岂无幽人知。
去住两不可,空吟招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