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何年散,江云此日开。
拨溜珠挑杖,归樵翠拂台。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滴乳(dī rǔ)的意思:形容奶水滴下来,比喻善良慈爱,心地纯洁。
法雨(fǎ yǔ)的意思:指正义之雨,比喻善恶得到应有的报应。
翻经(fān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进行翻阅、研读。
讲坐(jiǎng zuò)的意思:形容说话做事态度庄重,举止得体。
明子(míng zǐ)的意思:明亮的脸色,形容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乳泉(rǔ quán)的意思:指乳汁流泉,形容产奶丰富。
子石(zǐ shí)的意思:指能够立即产生效果的事物或方法。
这首诗描绘了雨花台在特定日子里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历史之感。
首联“法雨何年散,江云此日开”以“法雨”起笔,暗示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或灵性,与“江云”形成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通过“何年散”与“此日开”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
颔联“花明子石出,涧滴乳泉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子石(可能指小石头)从湿润的土壤中显露出来,而山涧中的泉水在滴落,形成了乳白色的水珠。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隐含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
颈联“拨溜珠挑杖,归樵翠拂台”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活动。诗人使用了“拨溜珠”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行人在雨后行走时,脚下的水珠在杖尖轻轻弹跳的情景。同时,“归樵翠拂台”则展现了归来的樵夫在翠绿的山台上拂拭痕迹的画面,既表现了劳动者的辛勤,也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与和谐。
尾联“翻经人去后,讲坐久尘埃”则转而思考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在经历了翻阅经书、传道解惑的人们离去之后,曾经热闹的讲堂如今已布满尘埃,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文化的变迁。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也是对传承与记忆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花台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具有丰富的意蕴和深邃的情感。
断岸竹如云,翠色落寒濑。
艇子何处归,应转烟林外。
虚名强逐臭,小智矜藏钩。
蛮触蜗两角,古今貉一丘。
念昔齿方壮,抱愁山之幽。
誓从东南尉,策勋西北陬。
人事乃大谬,天命不少谋。
云梯乏仙骨,车辙半神州。
廉颇故思赵,韦孟欲徙邹。
锦水清堪濯,草堂靓可休。
傥有一区宅,不愿万户侯。
尚及公挂冠,共饱黄鸡秋。
塘影抱林光,樵风接溪浪。
最爱笋蕨时,恰是河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