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青 草 湖 神 祠 唐 /刘 山 甫 坏 墙 风 雨 几 经 春 ,草 色 盈 庭 一 座 尘 。自 是 神 明 无 感 应 ,盛 衰 何 得 却 由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感应(gǎn yìng)的意思:感应指的是一种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此词可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
何得(hé de)的意思:指得到什么或明白什么的来源。
几经(jǐ jīng)的意思:经历了数次的变化、转折或困难。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盛衰(shèng shuāi)的意思:形容事物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无感(wú gǎn)的意思:没有感觉或没有反应。
盈庭(yíng tíng)的意思:指庭院或房屋内部充满了人,形容人多拥挤。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翻译
- 经历了风雨侵蚀的破败墙壁,春天又来临,庭院里青草茂盛却积满尘土。
既然神明不显灵,事物的兴盛衰落怎能由人掌控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废与自然力量的对比。开篇“坏墙风雨几经春”,设置了一个时间背景,指的是经过多次春天的风雨侵袭,一堵残破的墙已经沦落至此。这不仅形象地展示了自然力的无情,更暗示了一种历史的遗忘与流逝。紧接着“草色盈庭一座尘”,则是对这个荒废场景的具体描绘,草长得几乎覆盖了整个庭院,带来的是一种生命力与衰败并存的画面。
中间两句“自是神明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表达了一种哲理。诗人在此提出一个问题:既然神灵不对世事感应,那么人类对于繁荣与衰落又怎么能够掌控?这两句通过对比神灵的超然与人类的无力,强调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人的局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生命、历史和力量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诗人刘山甫在唐朝时期创作了这首作品,借助青草湖神祠这一特定场所,探讨了更为广泛的人生与宇宙的问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待拒霜开一首
予怜拒霜好,独立冠彫穷。
故腊新移至,今年曲爱隆。
栽培曾倩圃,灌溉每呼僮。
覆护障炎日,枝撑禦暴风。
欲高歼隘叶,待盛拓芳丛。
不取蒿莱蔽,那妨雨露濛。
翠行疏密等,微径往来通。
恐折频驱雀,忧衰屡灭虫。
清秋方淡薄,碧蕊已玲珑。
占表如争胜,藏身若养蒙。
绿幢擎蓶扈,圆玉琢青葱。
美操寒中辨,丹心日已充。
不甘为菊后,渐见出篱东。
虽本生成力,宁非养治功。
从容延晚节,次第待轻红。
肯学杨花雪,悠悠负主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