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帷对处穿林月,欹枕听馀咽藓蛩。
乍为新愁到秋切,却牵旧恨入怀重。
这首诗名为《无悰》,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无尽愁绪时的内心世界,以及自然景色与之交织的情境。
首联“无悰匪我独无悰,诗里西昆昔有踪”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并非独自承受愁绪,历史上的诗人也曾有过相似的感受。这里借用“西昆体”的典故,暗指前人的情感共鸣。
颔联“望远升高渺何极,朝云暮雨竟难从”进一步深化愁绪的意境。诗人眺望远方,山高水长,似乎无穷无尽,而朝夕变换的云雨,也难以捉摸,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
颈联“搴帷对处穿林月,欹枕听馀咽藓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诗人拉开窗帘,月光穿过树林洒在室内,耳边是藓壁上虫鸣的低吟,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沉的氛围。
尾联“乍为新愁到秋切,却牵旧恨入怀重”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秋天的到来,引发了新的忧愁,而这些忧愁又与过去的遗憾相互交织,加重了内心的负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愁绪时的内心挣扎与思考,以及自然景色对其情绪的影响。语言含蓄,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