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杂兴·其二》
《病中杂兴·其二》全文
宋 / 高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垂老飘零万里馀,肌肤瘦尽鬓毛疏。

皇恩若许归山去,豆地虽存不解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归山(guī shān)的意思:归还山林,指归隐山野,远离尘嚣。

皇恩(huáng ēn)的意思:指皇帝的恩宠和恩德。

肌肤(jī fū)的意思:肌肤指皮肤,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亲近无间的关系。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若许(ruò xǔ)的意思:表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用来表示假设的情况。

注释
垂老:形容人年纪大了。
飘零:形容生活无定,四处流浪。
万里馀:形容距离遥远。
肌肤瘦尽:形容身体极度消瘦。
鬓毛疏:指两鬓的头发稀疏。
皇恩:指皇帝的恩典。
归山去:返回山林,隐居。
豆地:泛指农田。
不解锄:没有心思或能力去锄地。
翻译
年迈之人漂泊异乡已数万里,身体瘦弱,两鬓稀疏。
如果能得到皇上的恩准,我愿回归山林,哪怕田地荒芜,我也无心锄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漂泊异乡,身体疲惫,面容憔悴的景象。"垂老飘零万里馀"表达了诗人身处远方,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无奈,"肌肤瘦尽鬓毛疏"则进一步刻画了他衰老和生活的艰辛。诗中流露出对回归自然、过田园生活的向往,"皇恩若许归山去"表达了对朝廷恩典的期盼,希望能得到允许回到山林之中。然而,即使有这样的愿望,"豆地虽存不解锄"暗示了诗人即使有田地,因身体状况已无法亲自耕作,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诗人对人生沧桑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展现了宋代理想主义者高登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高登
朝代:宋

高登(1104~1159) 字彦先,号东溪,漳浦县杜浔乡宅兜村人,南宋强项廉介的爱国者,词人,宣和间为太学生。绍兴二年(1132)进士。授富川主簿,迁古田县令。后以事忤秦桧,编管漳州。有《东溪集》、《东溪词》。
猜你喜欢

绝句

断云飞雨过溪来,檐溜萧萧泻暮阶。

一饷清凉驱热恼,可怜襟抱向谁开。

(0)

志宏送石菖蒲乃菖阳也作此诗以戏之

石上菖蒲何所拟,虬然连络龙蛇尾。

寸馀九节瘦根茎,能辅五脏坚发齿。

清泉白石养案间,璀璨芬芳诚可喜。

子于何处得此本,叶大根粗恐非是。

乞邻岂误进菖阳,遗我还将比芹子。

物虽非是意已勤,且置盆中浸寒水。

(0)

墨戏六首·其六迸笋

养就箨龙儿,斓斑角未齐。

斧斤休纵手,会看拂云霓。

(0)

自建阳泛舟至建安

一叶轻舠漾碧流,却怜舟子解操舟。

急滩乱石疑难渡,短楫轻桡反自由。

去国飘零同泛梗,凌波超忽逐飞鸥。

建溪百里才终日,过尽千岩万壑幽。

(0)

吴江五首·其一

重过松江忆旧游,依然风景照行舟。

危桥跨水虹垂影,高阁凭虚蜃吐楼。

渺渺冲烟归钓艇,轻轻点浪舞沙鸥。

暮天横笛江村起,激烈能令逐客愁。

(0)

南归·其五

萧萧草木映疏篱,猿鹤相看似见疑。

大雅保身还自愧,不须更诵北山移。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