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日 古 道 傍 作 唐 /杜 牧 万 古 荣 华 旦 暮 齐 ,楼 台 春 尽 草 萋 萋 。君 看 陌 上 何 人 墓 ,旋 化 红 尘 送 马 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尽(chūn jìn)的意思:春天结束,指时间过得很快,事物迅速消逝或终结。
旦暮(dàn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可指时间的极短暂。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华旦(huá dàn)的意思:指华丽的舞台,也用来形容华丽的场面或出场。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荣华(róng huá)的意思:指富贵荣华的生活和地位。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 注释
- 万古:形容时间长久。
荣华:繁荣昌盛。
旦暮:早晚,形容时间短暂。
齐:同样,等同。
楼台:楼阁台榭,古代建筑。
春尽:春天结束。
草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君:你。
陌上:田野小路,路边。
何人:不知是谁。
墓:坟墓。
旋化:很快变为。
红尘:指世俗生活,也指尘世。
送:伴随。
马蹄:马的蹄声,这里象征着时光流逝。
- 翻译
- 万古以来的繁华如同朝露,早晚都会消失,楼阁台榭在春天过去后草木茂盛。
你看那路上谁的坟墓,转眼间就被红尘淹没,只留下马蹄声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的古道边的景象,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主题。"万古荣华旦暮齐"一句,以宏大的时空背景指出了历史的辉煌与日落的平凡共存,既有对过去荣耀的回顾,也有对当前现实的描述。"楼台春尽草萋萋"则通过荒废的楼台和野草的比喻,表现出繁华不再,岁月更迭带来的沧桑变化。
接着,诗人引导读者注意到路旁的墓地,以"君看陌上何人墓"提问,既是对过去生命的追思,也是对死亡和遗忘的暗示。最后一句"旋化红尘送马蹄"则描绘了一幅生动图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鲜艳的花瓣(红尘)已经融入了尘土之中,即使是行走在这条古道上的马蹄也不再留下足迹,彰显了历史的消逝和物是人非。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以及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人间华丽
人间华丽,恰似风前烛。
万事转头空,世外隐、仙家清福。
灵峰霞洞,四序不知秋,松为伴,竹为邻,闲唱无生曲。
琴书乐性,道用调金木。
炼出九霄身,六铢挂、朝元去速。
永无生老,升入大罗天,任世海,变桑田,真与神仙逐。
蓦山溪·玉峰顶上
玉峰顶上,知有田三段。
壬润长黄芽,便万斛、珠酬弗换。
一麻一麦,服了自然安,修性命,休延年,别近云霞伴。
阴阳之外,天地难拘管。
得道免轮回,厌世隐、神堂古观。
无为功行,真了去朝元,六铢挂,现真
满庭芳 藏头拆字
寸明,真灵通慧,无挂碍清凉。
华混世,人笑似风狂。
祖丘刘谭马,消灭、万虑俱忘。
猿住,通道德,岂肯外昭彰。
分清静妙,婴男姹,云路休忙。
虚无造化,汞结铅光。
兀腾腾飘逸,贩骨、*了无常。
袍侣,公甘镇,诗挈满庭芳。
上平西·想百年
想百年,如一梦,几多时。
妙希夷、只是些儿。
诸公肯信,日常万物意无私。
住行坐卧真平等,应变真慈。
崇仙道,明仙理,通仙妙,谢仙师。
在灵峰、闲采灵芝。
洞天清隐,周天十二坎迎离。
三田功满朝元去,却
上平西·恋恩情
恋恩情,恩生害,死难逃。
气不来、身卧荒郊。
改头换面,轮回贩骨几千遭。
世华非坚如石火,火宅囚牢。
任云水,登云路,游云外,玩云涛。
厌锦衣、喜挂麻袍。
清平道德,修完性命隐蓬茅。
他年蜕壳朝贤圣,名